第275章 郑国渠(第1/2 页)
黄忠与关羽一战之后,虽然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但暂时还没前往武关任职,而是打算先引黄叙入武道大门。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安羽也没有让他立刻上任的意思。 武关那边,即便益州和汉中有兵来犯,卢俊义也能抵挡一段时日,到时候让黄忠前去支援也来得及。 安羽在长安城待得无聊,刚要离开,戏志才找上来了。 “志才,你来寻我可是有要事?” 戏志才道:“确实有件事情需要主公出力。” “说说。”安羽也正想找点事情来做。 “主公请看。”戏志才取出一张河图,上面是关中的地形,以及黄河与渭河等大小河流的流经之地,他指着其中一处道:“这里是郑国渠,由于年久失修,已失去了灌溉和蓄水的作用,更堵塞了水路。主公既然有重塑地利之能,不知能否将其恢复至王莽之前的模样?” 安羽看着地图,没有任何犹豫道:“交给我就是。除此之外,应该还有一点。大河沿岸草木稀疏,水土流失,导致大河成黄河,我也一并给解决了。” 戏志才闻言,拱手躬身行了一礼,“志才替秦川百姓谢过主公。” 安羽上前将其扶起,“志才说的哪里话?既然我占据了关中,那秦川百姓自然也就是我的子民,这些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郑国渠贯通泾河与洛河,因为有它的作用,才有关中的沃土千里。 安羽对其很是重视,在戏志才说完后就来到了这里。 此时的郑国渠因为年久失修的缘故,渠底淤泥沉积,渠道水面上股枯枝败叶堵住了水坝的各个闸门,导致水坝因为淤堵的缘故,功能尽数丧失。 安羽先是渠道水面上的枯枝败叶清理干净,然后施展土行法术,沟通大地之力,将渠底淤泥化作泥龙抓取到郑国渠两岸。 单单这一步就用了小半个月,郑国渠的渠水逐渐恢复清澈,水位也恢复成正常状态。 随后将郑国渠流经的各个缺口水坝疏通,并修复完善,使得泾河之水再度灌入洛河之中。 本来需要十二万人,数年的工作量,安羽一人一个月就完成了。 就是这人累了点。 不过看着郑国渠被修复完毕,关中将多出数千里的沃土平原后,安羽还是有很大成就感的。 他这一个月以来如此做出如此巨大的事情,当然也被关中百姓以及一些世家和朝廷的眼线看在眼里。 一些有见识的百姓和周边的人说起郑国渠的作用后,无数人纷纷跪地,口中感谢着安羽这位主公为他们所作的一切。 但世家和朝廷眼线的神色就不怎么好了,郑国渠沟通后,关中平原将成沃土,到时候这里将成为一个粮仓,时间日久,绝对是朝廷大敌。 他们迫不及待地要将这个消息传递回去。 对此,安羽和长安城中的戏志才等一众文臣早有察觉,但没有办法阻止。 这种事情瞒是瞒不住的,就是函谷关那边的压力还会再大点。 为此,安羽又加派了一万黄巾军进驻函谷关。 武关方向,黄忠教导黄叙武道入门之后,也前往上任了。 也就李世民所在的大散关防御薄弱一些,但主要的敌人还是羌人,朝廷的手暂时在插不到大散关以西去,李世民的压力不算大。 在修复完郑国渠后,安羽又开始在泾河、洛河、渭河两岸施展木行法术,催生树木,巩固水土。 然后是黄河两岸,约莫种植了五百米宽度的防护林。 同时又让戏志才命人去向百姓科普什么是水土流失,从而保护防护林。 随着黄土高原生态的恢复,关中平原将会恢复秦汉之交时期的生机。 数千万亩的关中平原将成为沃土,生产出的粮食绝对能成为安羽最大的后勤保障。 经此一事,安羽在长安以北的声望达到了巅峰,已经超越了汉室,被无数百姓奉为神明。 那冯虚御风的景象,泥龙出水,草木瞬生的画面,在这些老百姓眼里,可不就是神仙手段? 半个月后,郑国渠疏通的效果显现。渠道周边,经过淤灌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周围的百姓在政策的鼓动下开始开荒。 毕竟那荒地是谁开垦出来的,以后便是谁的,老百姓又岂会不积极? 而经过这半个月时间的发酵,朝廷和世家们也都知道了郑国渠疏通,关中平原将重新焕发生机的消息。 汉灵帝还没着急,那些世家可就有些跳脚了。 尤其是弘农杨家,他们祖地就在弘农,而安羽他们以绝强的手段,普查了被这些世家隐匿起来的人口,使得关中人口数量又多出了近百万,伤害了他们这些世家的利益。 这会儿,安羽獠牙向这些世家展露了出来。 于是乎,第二日朝会之时,太尉杨赐上书道:“陛下,臣等收到消息,关中之地郑国渠再次疏通,关中又将多出数千里沃土。若是任由关中叛军做大,极可能会威胁到汉室,还请陛下决断。” 汉灵帝揉了揉眉头,目光一转看向何进,“何大将军,这就是你所说的关中贼子不足为惧?” 何进身体一抖,出班而拜道:“陛下,臣也没想到那关中贼子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