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部分(第2/4 页)
争号角持续奏响,战争的乌云挥之不去的笼罩在整个北洲,乃至九洲。
至此,大律的前线兵力,已经多达四十个军团,兵力高达五百五十万。
北策军的前线兵力,多达二十五个军团,兵力高达三百万。
一次规模无限接近千万的大战,以最温吞水的方式,悄然无息的来临。没人会否认,这也许是千年来最浩大,最震撼,最激动人心的大战。
“进攻。”
很难说,是王策的命令,还是大律军的命令。
总之,在某一日,也许史书会铭记,这一天,是三月十五。
在这一天,北策军或大律军几乎不分先后的向对方发动进攻。
王策要求东南和东北两线采取守势,在西南线投放三百万炮灰军团,曹魏和蜀汉两个小军团,以决死的方式策动正面强攻。
饶是大律军谨慎布防,也在数量恐怖的炮灰军团强攻掩护中,被一天连续攻破两条防线。战损过十万,而王策的炮灰军团仅仅一天,就战损一百多万。
这一次必将决定九洲归属的超规模大战,就这么被拉开序幕了。
……
北唐。皇宫。
站在一株桃花树下,唐帝神色蔚然,吞吐一口气,许是被呛着了,咳嗽数声,才道:“打起来了?”
“是的,陛下。”诸相如垂首,虽然过去一年多了,他每次面对唐帝,仍然感到一种心虚和尴尬:“是王大人亲自策动的进攻。”
“嗯。”唐帝深邃地点点头,示意诸相如下去。忽然唤住他:“你背叛了朕,知道朕为何没有惩戒你吗。”
诸相如沉默的垂首下去。
“他是朕的儿子。”唐帝像是自言自语:“你背叛了朕,就不能背叛他。去吧。”
诸相如沉默的转身就走。
唐帝凝视他的背影,直到消失,眼中冷光一凝,很快变得复杂:“老汪。”
老汪太监悄然上前,唐帝嘴角微微上翘,缓缓沉声道:“召集众人,是时候做大事了。”
“春天,它来了。”
唐帝捻住一朵娇花,这么笑了笑。
接下来的几天,朝廷百官都感到相当的费解,唐帝陆续下了一些很奇怪的旨意。其中之一,就是和军机院商议之后,再一次把独断裁决大权授予王策。
其次,在很莫名其妙的情况下,唐帝要求军机院下令扩大西策府编制,扩编为一百万。其中本土军编制为六十万,仆从军编制为四十万。
须知,其他七府当前的最大编制,也不过就是五十万罢了。
扩编,不扩兵,就意味王策的西策府一个能抵得过两府,本身又多是精兵猛将,等若是一个西策府的战斗力恐怕就相当三府总和。
此番驰援北策府的百万兵力,有三分之一是来自安原府和北疆府。
进入北洲作战的北唐军,目前已达到一百二十万。西策府还有二十万坐镇本土,也就是说,王策直接统辖,并控制的北唐军,已经接近一百五十万。
能影响的兵力,恐怕还要翻上一翻。也就是说,必要之时,除非有唐帝的命令,否则王策一个人就很可能调动三百万北唐军。
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让文官头皮发麻的数字。
很多官员都有一些猜测,尤其是发现,北疆府前年在东宁入侵时节节溃败,作战不利,直到颜鼎走马上任才止住溃败。而安原府是唯一驻扎在北唐腹地的野战军,却始终碌碌无为。
从前年东宁入侵以来,北疆府表现烂透了,安原府简直碌碌无为。唐帝却始终没有追究过。不免古怪。
众多官员怀疑的时候,军机院的一个调令,让很多人都肯定了某些猜测。
熊式武这个上任一年多的中原府副都督,被调入安原府担任副都督。
这个调令,让很多官员恍然大悟。原来陛下不是不追究,而是……等王策来追究。
某些官员咀嚼出某些味道的时候,唐帝忽然召集内阁和军机院商议大事,出来的时候,人人脸色沉重,或有喜色。
次日,唐帝在朝会上下诏书,引起北唐朝野哗然。
“朕要远游,请太子监国。”
言简意赅的诏书,让整个北唐为之震动不已。说是退位,也显然不像。不过,唐帝在最后一天的大朝会上宣布,他留有遗诏,若然五年内未回来,则由王策继位。
无数官员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震撼得傻了。
北唐哗然,天下哗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