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头谢罪,也没有人理他。过了片刻,周青喊了一嗓子:“行了,快滚出去吧!”
顿时,前厅静了下来,柳刚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想要开口,又不知说什么好。周青打破了沉闷,说:“嫂子,府上的亲友都在等您。大元帅要我来接您,咱们走吧!”
柳迎春答应了一声,起身告辞:“娘,我走了,过几天再来接娘和兄嫂到府上去住。”
柳刚搭讪着说:“女儿别走,在咱家住些日子吧。”
周青狠狠瞪他一眼,吐了一口唾沫:“呸,在这儿住还怕你用乱棍给打死呢!”
柳刚的脸腾一下红起来,紧接着嘻嘻一笑,便跟在妻子、儿子、儿媳身后,送柳迎春出门。
大门外,聚集不少乡亲,正纷纷议论,指责柳刚嫌贫爱富,无情无义。柳刚假装没有听见,老太太斜瞅他一眼,故意问:“他们这是说谁呢?”
柳刚哑口无言,嘿嘿一笑。
柳迎春命人叫来轿夫,周青一声令下,带军兵护送柳迎春离开了柳家庄。
柳迎春回到府中,亲友宾朋该走的都已经走了。薛仁贵问过周青原委,心里才踏实下来。随后,他让王茂生担任外总管,梁好友担任内总管,在府内给这两对夫妻安排了住处。
十家总兵各自回府。程咬金告辞还朝。
此后,薛仁贵每日与女儿金莲习文练武。日月如梭,一晃将近三年。
一天,京城奉旨钦差来到府门外传下圣旨。什么事情呢?
原来天子李世民病重,想见一见薛仁贵,叫他速速进京。
薛仁贵接旨之后,做了一番安排,单人匹马随钦差奔京城而去。
正当他们起程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太子李治即皇帝位,历史上称他为唐高宗。
这一日,时近中午。薛仁贵等人进了京城长安。行进间,忽见一队人马迎面而来。
队伍中突然窜出一匹马,坐在马上的乃是李道宗。
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因屡建战功,被封为任城王。太宗时,封他为江夏王。
李道宗为了达到一种不可告人的目的,精心策划了一条毒计。他派人探知薛仁贵此时进京,于是带领人马出府。他看见薛仁贵,装出偶然相遇的样子,主动招呼“那不是大元帅吗?”
薛仁贵看见李道宗就勒住马了,甩镫离鞍下马,上前施礼:“亲王可好?”
李道宗显得热情异常,竟然也下了马:“大元帅这是从哪儿来呀?”
这时,钦差带领随从离去了。
薛仁贵说明原委,李道宗说唐太宗驾崩新皇即位之事后,说道:“如今已到中午,今天也不能见驾了,走,到我那儿去坐坐吧。”
薛仁贵不愿意去,连连推辞。李道宗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本王再三请你到府上去坐坐,你若不去,让本王这老脸往哪儿搁呀?今天不管说什么,你也得去坐一会儿!”
说着就给薛仁贵拉马。
薛仁贵知道不好再推辞了,只好跟他去王府。
二人来到王府进了待客厅,分宾主落座,有人献上茶来,李道宗东拉西扯,没话找话。薛仁贵本来跟他无话可说,所以,只是在他问到自己时,才简单地回答两句。李道宗一见唠不起来,就大谈起当初跟随唐高祖李渊征战的那些事儿来了。
对方跟你侃侃而谈时,起身告辞是不礼貌的。薛仁贵只好硬坐在那儿听。李道宗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说了一个多时辰才停下来,紧接着吩咐:“来人,摆上酒宴!”
薛仁贵忙起身告辞:“亲王,不打扰了。”
李道宗上前拦阻:“酒席都准备好了,马上就开席,你若走了,不是卷我的面子吗?
你说啥也不能走!哪管喝上两口酒,吃上两口菜,你若再走,我不拦你!“
话说到这个份上,确实不好推辞,薛仁贵只好在席前落座。说“马上开席”,其实过了将近半个时辰才上酒菜。酒壶端上来了,这是一对鸳鸯壶,两个仆人各端一把,为李道宗、薛仁贵斟酒。薛仁贵打算喝几杯之后再告辞,可是,两杯酒刚下肚,就觉得有些晕眩,说:“亲王,我不能再喝了。”他觉得头昏脑涨,不由自主地趴在桌子上,再也动不了啦……
李道宗的嘴角、眼角露出几丝奸笑,他对身旁的仆人一摆手:“你下去吧,这儿有张发一个人就行了。”
那仆人前脚刚出门,李道宗就站起身来,对站在薛仁贵身旁的仆人张发说:“他已昏迷过去了,待我再去说服女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