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2/4 页)
和赵世运苦苦哀求,又许诺多给银子,出尽洋相受尽屈辱后。终于说动店主跟回无忧大院取银子。回到无忧大院,赵世勇、赵世华和赵世运意外发现各人的荷包都放在房间里。饭店的掌柜狠狠数落一顿,收了银子离开,赵世勇、赵世华和赵世运只得自认倒霉,以为是一时粗心大意。出门前忘记带荷包。
事后,李画敏和赵世宇品评这次行动。赵世宇回味无穷:“我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他们在饭店的尴尬。但是可以想像得出吃白食人的被当众揪住时的困窘。这三个养尊处优的家伙,让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中被揪住辱骂,就算是回报当初他们对我们的冷嘲热讽吧。”李画敏觉得遗憾:“我原以为,店主会叫人将他们暴打一顿剥光了扔出街道,或者带上一群人浩浩荡荡押他们回无忧大院,没料到赵世运能够说动店主,悄悄回无忧大院取银子,这事最后弄得像一时粗心闹出误会,没能尽情地折腾他们。”
为弥补上次行动的遗憾,李画敏很快设计出另一行动。
行动二:赵世勇、赵世华受伤的时候认识了李画敏的三叔,得知李大夫是李祥柏的父亲后突来灵感,李祥柏刚刚成为省城那位大人的乘龙快婿,求李祥柏一样可以达成心愿。伤好后赵世勇、赵世华和赵世运去买礼物预备到李府登门拜访,以感谢大夫的借口跟李祥柏的父亲亲近。在赵世勇、赵世华和赵世运离开玉器店时,玉器店内突然有两个小巧玲珑的绿玉杯不见了,搜查后居然发现在赵世勇新买已经捧到店门的花瓶里。玉器店掌柜不如饭店掌柜好说话,坚持报官。一心为民主持正义的知县大人方鸿远大怒,青天白日的敢偷盗居然还口口声声喊冤叫屈实在太可恶,下令将主仆九人打了二十大板子,关押半个月方放出来。
被关押在县衙大牢里半个月的赵世勇、赵世华和赵世运蓬头垢面地回到无忧大院,足足洗了三大盆热水才彻底去掉身体上的霉气。
书房里,李画敏在跟赵世宇谈论赵世勇、赵世华和赵世运出狱的事,就听顺子在外面报说三位赵公子找老爷说话。赵世宇笑看李画敏:“他们竟找上门来了。敏儿,一同去看看,这三个家伙找我干什么。”两人离开书房,到内厅中央的座椅坐了恭候。
顺子领赵世勇、赵世华和赵世运三兄弟进入内厅。
李画敏、赵世宇很有默契地端坐,冷眼看三人走进来。原抱着上门算帐的赵世勇、赵世华和赵世运被震慑,不敢造次,压下怒气向赵世宇和李画敏行礼。赵世宇和李画敏仍是坐着不语,冷冷地看站在眼前的三人。
赵世勇不能忍受这冰冷的打量,首先打破厅内沉静:“大哥,你好绝情。兄弟们被人冤屈坐牢。大哥不帮兄弟奔走伸冤也罢了,连饭都不给兄弟们送去,父亲和奶奶若是地下有知,怕是难安稳吧。”一开口就搬出两位长辈来压这个嚣张的庶兄。
赵世宇没有回答,只是冷若冰霜地盯住赵世勇看,那浓浓的寒意让赵世勇的怒火一点点缩回心底去,慢慢低头,不敢看赵世宇。赵世华和赵世运亦被赵世宇露出的寒气逼得低头看地面。赵世宇满意,连续冷笑几声才发话:“让父亲和奶奶在地下不得安宁的人,不是我吧。堂堂的赵家少爷。跑到这县城来做鼠摸狗盗的事,家庭声誉个人前途全不当回事。”
赵世勇、赵世华和赵世运连声叫冤枉,争着分辩说是被玉器店的人陷害的。赵世宇偶尔冒出一句半句。只不相信那个玉器店的掌柜跟赵世勇、赵世华和赵世运无冤无仇的会平白无故陷害他们。赵世勇、赵世华和赵世运为证明自己清白,说得口干舌燥面红耳赤。原是上门指责赵世宇不顾兄弟情谊的行动,被赵世宇轻轻几句转变成证实清白的辩论。李画敏坐在赵世宇身旁,默然观看,大眼中一片严肃。内心里早就笑得满地打滚了。
赵世宇听得不耐烦,厉声喝道:“好了,别吵了!你们现在一个个都能说会道的,直喊冤枉。在玉器店里,怎么不当众斥责掌柜陷害你们?在县衙大堂怎么就不据理力争以证清白?”
赵世运分辩:“大哥,那知县听信玉器店掌柜的谗言。命人打大板子,我们要是坚持不招供,早就被打死了。好汉不吃眼前亏。我们承认偷东西,不过是权宜之计。”
“哦,你们在县衙大堂上承认偷东西,在供词上印下手模,却到大哥面前喊冤。”赵世宇皱眉看这三兄弟。很是不屑。
赵世勇害怕,拉了赵世华、赵世运一同请求赵世宇找知县大人说情。重审此案还他们一个清白。这是他们来找赵世宇的主要目的。要是从此以后背上一个偷盗的贼名,赵世勇和赵世华就难以做官了。赵世宇推辞,说新知县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