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那些村长社长都是或大或小的财主,虽然天天盘算的都是榨取佃户的血汗、勒索乡民的钱财,却不能不回答知县大老爷地提问,还不得不摆出满脸笑容,颂扬屠景操是“爱民如子”的“青天大老爷”,指天划地地保证要“牢记知县大老爷教诲,尽心竭力为乡亲效劳”。
阚山呢,在官场混了十多年,见识要比同乡们高出一大截子;却也只认为姓屠的那些个别谈话、那些不断重复的感叹,只不过是在唱高调,做表面文章,没看出屠景操还有深谋远虑,准被将来狠狠的刮一把建安的地皮。不过阚山还是有些应变能力和心计的。他腰眼子上挨了屠景操、邹乃杰踹来的臭脚丫子,并没有一个狗抢屎趴下,踉跄几步儿便站稳了脚跟。他认识到形势地位发生了变化:过去自己像似走在阳关道上放风筝;县衙的权威、自己的命运,都捏在自己手里。可现在自己被逼上了窟窿桥;迈错一步就可能跌入万丈深渊——或者说自己现在成了屠景操那双爪子牵着的风筝,他一抻扯那根线儿;自己就得向他点下头儿……他拿定主意:先小心谨慎地走过窟窿桥;脚踏实了再还招儿。于是他一声不吭儿,有屁也像新媳妇儿零揪地放;还把笑容摆到胖脸上,继续给县太爷和主簿当夸官的向导。但他暗里打发心腹家丁,去打探对手的虚实。他还咬牙切齿地挖空心,思寻出一条妙计,要看准机会下绊马索,让屠景操一个跟头便摔得不丢了狗命,也落得破头烂齿,再也直不起腰,太不起头儿;最少也要叫这个南方蛮子认识到:在柳条边外一意孤行下去,一定得像瞎老太太把刺猬当老母鸡,不但抠不出金蛋银蛋,还得把两只手儿扎成血葫芦儿!
三。2。
建安县辖下有个曾家屯分治所。分治所是个比县小、比社(现在的乡)大的行政单位,由县衙的主簿坐衙理事。屠景操到任不久,曾家屯分治所的陈文奎主簿,便到县衙向正堂大人述帜。屠景操当然要利用好这个摆谱扬威的机会。他面南端坐在旭日东升屏风前、巨大紫黑色公案后,头戴白纱官帽,红缨正中镀金铜座上是颗水晶顶子,后边插着单眼花翎—……也就是孔雀翎的末梢儿带有一个彩色花纹。他身上穿着天青色对襟儿的补褂,补子上绣着一只红喙红爪、拖着五根尾羽的白鹇。陈主簿带领吏员乡绅列队站在大堂门外,见知县大人己经坐稳、邹乃杰和阚山己侍立一旁,便先高喊“属下陈文奎偕分治所吏员士绅拜谒正堂大人”,接着低头碎步进屋。
这陈主簿和邹乃杰、阚山都是八品衔,官帽后所插的翎子是褐马鸡的尾羽,蓝紫色没有花纹 。这就使坐北朝南、着穿候补知府五品顶戴补服的屠景操,更显得高高在上,成了羊群中的骆驼。
陈文奎把带来的人都领进了大堂,自己在公案前站稳,崇敬地仰望屠知县一眼——这是行大礼前的注目礼;随即领众人先左后右、“刷、刷”地弹了两下衣袖上的马蹄袖口儿,接着双臂高举、下甩,跪下叩头。磕完三个头站起身来,又作势想把三跪九叩的大礼行完……屠景操便抬手止住,客气地说了声“看座”。陈文奎等人便不再跪叩——但“看座”却只是对陈文奎这个在分治所立衙的主簿说的。他拱手向上一揖,说了声“谢大人”,才在衙役搬来的一把椅子上坐下。
陈文奎向知县述职,事先已有详细的书面呈文。在这个仪式上只做提纲挈领地汇报,表明分治所是在知县辖制下处理事务的。陈文奎做完述职汇报,便站起身说了句“敬请正堂大人训谕”的话儿,正式地“恳请正堂大人莅临分治所视察”。而他带来的那伙子人,便齐声高呼;“恭请大人一行,殷勤教化民风!”
其实,这“视察”、“教化”之请,是屠景操念秧念出来的。昨晚陈文奎单独去县衙后堂,向屠景操送上了自己和随行人员的金条银锭,并恭维说;“卑职等闻正堂大人忠正贤明,对大人治理建安欣喜至极。”屠景操知道曾家屯十分富庶,心想;我如亲身前往巡视,一定会得到更多孝敬,也会进一步树立官威……便放风说;“本县上荷两宫深恩;下肩百姓厚望;理当披肝沥胆;励精图治。一俟有暇;必往贵所观政劝民。”县太爷有了这种表示;陈主簿及他的随行人员,能不“恳请”吗?
所以,屠景操也就欣然接受了真诚邀请,表示在端午前去一趟曾家屯分治所。
这样的场面,邹乃杰第一次经历,艳羡得直舔嘴丫子:我什么时候才能坐北朝南,受这么多人大礼参拜呢?硬凭本事去考举人、进士,恐怕遥遥无期;只有想法弄一大把银子,挖门子捐个县太爷当,或许还会快些!
阚山却经历过多次这种场面了,但规模却都没有这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