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2/4 页)
便诏令暂停兵事,待家事平安之后再做打算。 太子遇毒一事,究竟是后宫郑妃为了嫡嗣之争下的毒手呢,还是有人企图以害死太子而击败杨坚一党?抑或是陛下的家国仇人混入东宫、借害死太子打击武帝,试图以此引发大周的夺嗣之乱,进而达到动摇大周国基呢? 独孤氏和太子妃母女二人在后宫盘算来去,始终无法断定究竟是谁对太子下的毒手。 独孤氏不明白:此番太子明明是遇毒之症,为何几位御医竟然都避口不谈,反而都说太子之病更多是因惊悸所致? 独孤氏找到神医僧垣询问究竟。僧垣道:“夫人,御医的结果其实也不能算是误诊。太子所中之毒非一般之毒。这是一种罕有的奇毒,虽不一定能致人送命,却让人活得生不如死。因为它可以让人神智混乱,从此陷入惊悸恐怖之中,最终致人变呆变傻,成为活死人。所幸太子当时服下的药不多,加之又及时灌下了解药。但是,很可能有一些余毒已经顺肠胃浸入了太子的五脏经络。这样一来,太子每次发作的症状,因和惊悸之症极似,比如发病时惊恐抽搐,发作之后人显得痴呆虚弱和胃沉心痛、大汗淋淋等,这些都和惊悸之症极像。” 独孤氏闻言心惊肉跳!她泪流满面地求僧垣一定要设法保住太子。 僧垣道:“夫人放心,我自然要尽力救治太子的。夫人也不必过于伤心,太子眼下一时倒也没有性命之虞,而且据太子服下的药量和呕出的东西,即令体内尚有余毒,只要调理得当,也可以很快恢复的。不过,若论起清尽五内余毒之上,我不如一个人。” 独孤氏急忙问:“谁?” 僧垣道:“当年少林寺有一位独臂的方丈大禅师,他能以少林秘传的洗髓经和易筋经两样气功,配合一种叫做九死轮回救生丹的药丸,可以清尽五腑内脏残余的毒液。唉,只可惜大禅师前年就圆寂了。” 独孤氏望着在病痛中翻腾呻吟的太子,焦虑心痛得头都涨大了,却是一筹莫展。 出此变故,独孤氏更不敢掉以轻心了。她一面交待太子妃从今往后更要小心防范,一面写信告知夫君杨坚,请他速回京城。 杨坚闻知京中太子遇毒,一时也心急如火。急忙交待左右代为署理军中事务,带了几个侍卫匆匆直奔京城。待回到隋府,问明了太子病情,知道一时尚无性命之碍,又听说武帝每天早晚都抽空到东宫探望一番,不时催促御医们禀报诊治情形后,方才略略放了心。 杨坚在府中歇息一天,第二天上午便奏请觐见陛下。 内史官传令,早朝后令杨坚在大德殿陛下的小御书房等候召见。 杨坚按朝臣大礼叩拜之后,武帝一边道了辛苦,一边赐杨坚坐。杨坚一面禀报了边关防守事宜,一面暗暗打量了一下陛下:陛下比往年更显憔悴了。神色也显得有些疲倦。 自一举灭齐、统一北方后,眼下的大周已是中夏第一大国,国力财力也远比当年强盛了许多,可是身为大周皇帝的武帝仍旧还像当年一样,接见近臣时,仍是一身棉布的常服。眼前这处只有在接待亲腹近臣时才使用的小书房内,铺设也很简洁:陛下所坐的龙椅还是多年前太祖用过一把旧椅,龙椅上没有任何雕刻镶嵌和珠宝锦垫之流的配饰。书案上的砚台镇尺等一应文房四宝统和往日一样简朴无华。靠北墙并排摆着一溜书柜,一张古朴的大书案。另有一张睡榻,睡榻上铺着半旧的民间常见的布被布褥。 杨坚不禁暗暗感叹:陛下真乃一介克己励精、雄图大略的旷世明君。位极天下至尊,却如此节俭进取的一代帝王,天下如何不克?四海如何不定? 君臣之礼见后,武帝深深地叹了口气道:“公卿,太子之事你自然也知道了。今日你我君臣,可不必拘礼,国事家务,尽可随意而论。” 武帝令宫监上了茶,杨坚谢了恩,武帝道:“公卿,朕近日颇觉身心不支,实在多因太子而起。朕记得当初朝中曾有人竭力反对立他为储,如今看来,太子不独体质虚弱,心志也确有些不胜重荷啊。”     。。
少林方丈(第二十九章)(6)
杨坚忙道:“陛下盼望太子早禀圣质,苦心可鉴。然而太子毕竟不似陛下少年之时,陛下天纵英明,古人今人又有几人堪比?加之陛下自小又跟随太祖南征北战,刀丛剑林,早早历练出治国平天下的文经武纬啊。” 武帝道:“唉!可太子也确有失浮躁和轻率之处啊!” 杨坚说:“这正是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啊。臣知陛下是望子成龙心切之故。可喜可贺的是,有陛下这么多年的圣训亲教,太子的文韬武略和才智学问皆大有进益,朝中文武也是有目共睹的啊。” 武帝闻听微微颔首,沉默良久,又有些戚然地说:“朕并非有嫌弃太子之心,朕实是担心他的心志和身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