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页)
紫荆、绿萝上来打起轿帘,扶我下轿。不远处,宝音、琉璃和数名宫女、太监立在门口,见我出来,连忙上前行礼。
我亲手扶了宝音起来。她见了我,眼泪直在眼眶中打转,挪了挪唇却说不出一句话来。我安抚地拍拍她的手,扶着她踏进永寿门。
转过石刻影壁,迎面可见数株初结花苞的西府海棠,青绿掩映处是黄琉璃瓦歇山顶的永寿宫,东西两边各有三间配殿。
“这便是前院正殿永寿宫了,皇上说娘娘是永寿宫主位,以后这前殿便是给娘娘会客宴友用的,后院的寝殿皇上也早就着人布置好了。不过还有几间宫室,也全部打扫干净了,娘娘也可从中另择一间出来作为寝殿。”琉璃开口道。
我自嘲一笑,步入永寿宫。另择一间?我还有选择的权力吗?看来做皇后还是有好处的,至少身为皇帝的正妻,皇后居住的地方其他的女人没资格分享,现在的位育宫还有以后的坤宁宫皆是如此。
而东西六宫却是妃嫔们合住的,通常是每宫设正宫主位一名,另有几个位分低些的嫔妃随住。莫非我今后就要过这种跟别人分享丈夫、分享房子的生活吗?
进入正殿,殿中高悬着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书“有凤来仪”四个大字,字体坚实有力,端正却有放逸之气。
“这是皇上御笔亲题的。”琉璃适时地提醒。
“哦。”我微微一笑。有凤来仪?可惜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啊。
大殿中央是紫檀雕栏须弥座地坪,上面放有雕山水屏风、宫扇、弥勒宝座和足踏,一色的紫檀质地。宝座上铺着崭新的青缎靠背坐褥,两边放着一张紫檀卷云纹香几,各摆一个青花缠枝莲纹盘,盘内放着闻香用佛手。
殿内东西两侧各有一个紫檀雕螭大案。东边案上摆着二尺余的青绿古铜鼎、牙雕三阳开泰图插屏和五彩山水鹿头尊,相邻的墙上挂着幅《洛神图》,洛川之神宓妃驾六龙乘云车的情景跃然纸上。笔法细劲绵长,用色秀丽典雅,正应了那句“文鱼警乘,玉鸾偕游,鲸鲵夹毂,水禽翔卫(注1)”。
东边案上则摆着霁兰天球瓶、象牙嵌玉石水仙盆景、青花双耳尊,墙上悬着幅《班姬辞辇图》。画中人栩栩如生,容貌衣纹毫无纤媚之态,古朴雅拙,笔迹细密,如“春蚕吐丝,流水行地,皆出自然”。这想必就是顾恺之著名的《女史箴图》其中一幅了,我只看过网上的图片,真迹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时候被掠去英国了。
刚出了永寿宫殿门,就听见宝音小声地嘀咕道:“皇上封了娘娘为静妃,自然要住有‘静’字的屋子,娘娘您可不要和皇上逆着来……”
我拍拍她的手,小声地答道:“知道了!”没法子,谁叫我害这丫头替我担惊受怕这么久,吃了这么些苦呢!姑且看看福临给我准备的鸟笼布置的如何吧。
转到后院,可见雕梁画栋的正殿五间,东西各设耳房,殿前东西各有配殿三间,院落东南是一座井亭。正北的正殿檐下悬着青地金字匾额“静恬斋”,看来也是福临御笔。
门口立着几个宫女,见我们来了,连忙上前请安,道:“静妃娘娘万福!”
“起来吧!”
我径直走进静恬斋,当地放着一个黑漆嵌螺钿花蝶纹大插屏,绕过插屏,厅堂正中仍是放着一张紫檀嵌玉菊花图宝座,下设踏板,上面铺着毡垫、坐褥靠背、迎手等物。坐褥两边别放着一柄紫檀嵌玉3块如意、一件紫檀边糊文锦玻璃容镜还有一柄边竹股扇。
宝座后面立着紫檀边座嵌玉石花卉宝座屏风和宫扇,斜前方放着一鼎金累丝香炉。北山墙东边的紫檀多宝格内陈列着青花贯耳尊、金鹤式香熏、珊瑚狮子等各类古玩。西边靠墙放着一张紫檀雕海棠大案,案上摆着翡翠太平有象磬、染牙水仙湖石盆景和碧玉花鸟圆插屏。
“这里的每一样摆设都是皇上亲选的,东套间书房碧纱橱上的花草图也是皇上画的。”
我随着宝音的示意走进东边书房,只见中间是八扇碧纱橱,隔扇的裙板、绦环上都刻着吉祥云饰,格心糊着松绿色的蝉翼纱,纱上绘着“梅兰竹菊”并题诗,远远看去真真是“雾里看花”。
碧纱橱中间的两扇活动隔扇外挂着玲珑剔透的水晶帘,水晶帘后放着一张铁梨缠枝牡丹纹卷书案,案后靠墙放着紫檀嵌瓷心罗汉床,上面摆着靠背引枕皮褥等物。榻的一端设了个极轻巧的紫檀卷云纹炕桌,几上放着一套青花花鸟纹茶具、一只红雕漆痰盆和一个黄玉佛手花插,点缀着时令鲜花。床下放着一紫檀高几,摆着青玉嵌红宝石炉瓶盒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