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页)
位老尼皆系前朝大魏拓拔氏皇室后妃公主和当朝宇文氏皇室后妃公主,朝廷破例为她们留下仅能维持活命的寺田。如今骤然平添了十来个吃饭的,寺田便显得不足了。李妃命众人又在寺里寺外开了好些荒地,种了好些瓜果蔬菜的,做起长久过日子的打算来。 武帝派出的人好几天里都未能查明太子的下落,后来还是武帝自己蓦然想起:太子眼下肯定和李妃在一起!于是写了书信,派一位亲信悄悄来到初祖庵。 见了武帝的御书,李妃不敢隐瞒实情,忙回信请陛下放心,说太子眼下正在山上疗毒理气,过一段日子,即使陛下不催,她也会赶他下山回宫的。武帝见了李妃的信,心想太子在宫中身心疲病,如今和他母亲、胞妹一起,在世外山中宁静疗养一段,对他的康复确也不无益处时,便悄悄加派了四名武功高强的近侍赶到山上,专门保护太子。     。 想看书来
少林方丈(第三十章)(6)
为了隐瞒太子行踪的真相,武帝对东宫两位属官透露,说太子是被他派出去微服私巡,考绩地方官吏去了。如此,朝中众臣起初闻听太子离宫之事时虽私下颇多议论,有说太子微服私巡去了,也有说太子被武帝安排到哪个行宫疗养去了,因见陛下避口不谈此事,不知内里还关乎到朝廷的什么机密,便无人再多嘴打探了。    
少林方丈(第三十一章)(1)
布衣荆钗的李妃坐在院中的槐树下,正捧着一个笸箩拣白果,一抬头,蓦见从外面走进院子一个男子来,先是吃了一惊,待认出来客竟是一身便装的陛下时,竟楞在了那里…… 独孤氏闻听太子失踪的消息后,惊得眼都直了!她万没有料到:自己时时处处为他担心,白天黑夜替他操心,出宫这般惊天的大事,他不告诉自己一声倒也罢了,竟然连太子妃也不肯说一声! 虽说她安插在东宫的心腹已经言说,太子此番是陛下直接派出宫私巡去的,然而这话能瞒得过外人,却怎么能瞒得了独孤氏?太子遇毒后,她几乎天天都要到宫里一趟,和太子妃两人轮流守在太子身边,一天到晚又是煎药又是烹茶的,以太子眼下遇毒未愈的身子骨,走路尚且不稳,还常常伴以胸痛发作和狂躁痴呆之症,又如何当得出宫私巡和跋涉之劳呢? 太子如此倒也罢了,独孤氏只不明白,陛下为何要隐瞒真相? 气恨之余,又担心太子出宫的行踪万一被那些仍要加害他的奸人察出,在宫外继续加害于他时如何是好? 想到这里,独孤氏方才恍然大悟:原来,陛下对外人隐瞒太子出宫的真相,陛下对外人言说太子是他派出宫私巡的话,竟是为了太子安全做的遮掩! 她当即便悟出:眼下,太子一定是和李妃在一起! 独孤氏不觉松了一口气:太子和他母妃在一起,确比在宫中有益恢复一些。 只是她仍旧还是不大放心,当即派了一位亲信,带了自己的书信悄悄出京赶到嵩山觐见娘娘,并查实真相。家人很快就带回了李妃的回信:不出自己所料,太子果然就在山上。 李妃在信中令独孤氏和太子妃勿须挂念,又交待太子在山上的实情不可使外人知悉,又说太子眼下正在山上疗理修养,待元气康复后自会及时归京的话。 独孤氏见了娘娘的书信,不觉念道:“阿弥陀佛……” 太子出宫转眼近两个月了。 独孤氏不知太子恢复的怎么样了,却突然闻听朝中纷纷扬扬地开始有了各种私议。独孤氏思忖:太子若在山上继续久待,行踪迟早会被外人知晓。她着实担心:若有人决计要加害太子的话,仅凭山上的几个人,只恐怕难保太子的万无一失。 独孤氏决定亲自出京上山一趟,请太子立即回宫、以息动荡。 独孤氏没料到,中岳嵩山的景致竟是如此奇幽绝秀、美奂绝伦。 春和景明的四月天,一路之上,草木新发、青翠怡人。官道两旁偶有一丛碧桃或几簇杜鹃明灭于崖壑之间。常年待在京城府中,乍一来在这山原旷野,眼前的天地万物仿佛骤然浩阔起来,忧烦多日的心神也骤然轻松了下来。 独孤氏虽系女儿身,因出身武将世家,儿时不仅喜欢披览群书,也颇学了一些骑射本领。这次出门,虽说套了一乘带篷的马车,行至半途,兴之所致的独孤氏忍不住跳下辇舆,要过一名卫士的坐骑,竟自纵马而驰起来。 跟随的家人和卫士起先还要帮她扶缰牵马的,后来见三十多岁的隋公夫人竟然夺过马缰,兀自打马飞奔起来,那一路飒爽的英姿,那熟练自如的骑术,直令跟随的众人惊得目瞪口呆! 来到初祖庵,独孤氏先到后面的禅堂拜见了太祖之女,也就是前朝魏废帝的皇后、武帝的姑妈昌平公主,一并拜会了前朝魏文帝之女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