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页)
虽说一时仍犹如水中沉浮飘摇,可是脚下的步法分明已经坚实有致起来,拳法也开始镇定下来。 形醉神不醉的少林醉拳便在这样一个顿悟之夜,如明月破云而出,廓然乍现…… 逢此机缘,得师父度化终于得悟山门玄机的慧忍,似乎看见禅宗达摩祖师正在怒涛滚涌的江面上,长风猎猎扬起他宽大的僧袍,而祖师脚下波急浪高,神情却恁地超然而宁静,慈爱而悲悯。祖师脚踏一茎五叶之苇竟稳如挺立船头,飘飘逸逸终于渐临江畔,荷杖北岸,背影渐渐消融于荻花如雪、红蓼拂扬的青青大原…… 果然是闯破轮回天地宽啊! 慧忍突然珠泪长流起来! 师父的背影仿如一阵清风,于月下飘逸而去…… “师父——”慧忍一面叫着师父的名字,一面把脸埋在浓密的草丛间,淋漓恣肆地哽咽起来。 回想这几年里,大禅师对自己格外教导,从亲传少林功夫到刀枪剑戟,还为他布置了历朝兵书的阅读研修。根据兵书,常常给他布置一些攻克防守的功课。在师父的教诲下,慧忍渐渐悟透了古今诸多的战例兵法和布阵破阵的玄机。 更要紧的是,这半年来,师父竟开始每日传习自己将兵之术,逼他天天熟读历朝兵法。每篇笔记师父都要细心披阅、逐字修改。而关键之处的点拨,每每令慧忍拨云见日、迷惑顿解。 慧忍分明已经悟到什么——师父对自己寄托了怎样的厚望!他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师恩如山。 然而,始终令慧忍百思不得其解的一样是:大禅师年过古稀,又系伤残之人,佛门修行迄今已五十余载。每日里诵经坐禅、治病度人,为何在兵事武功上竟有如此高深的造诣? 师徒相处越久,慧忍越觉得师父是他怎么也读不透、悟不彻的一部梵文大经,是他始终无法参透的禅机…… 太子在山下红沙教场高筑擂台、亲自召募武将的消息传到了少林寺。 慧忍准备再次打出山门的消息一时传遍了少林寺众僧和少林寺各子孙庵堂旁院。 其实,少林寺僧只有打出山门后方可还俗的规矩,原是少林寺的一种智能。因为凡未经公开打出山门私自下山的寺僧,按寺规必得派人四下寻找,抓回寺来还要受到家法重处的。而打出山门则是对外界声明:此僧功夫过人,山门拦挡不住,因而还俗入世后一切言行便与少林寺再无关碍。 这样一来,一是防止一些寺僧学了一二段本领便要离开山寺,到了俗世上再打着少林弟子的旗号乱惹是非甚至祸害百姓;二是即令能打出山门者,往往也是个人禅武修持达到圆融之境者。这样的弟子无论出世为僧还是入世为人,一样都是得道者。 此时的慧忍显然比一年前能沉住气了。 然而,他预感到,这次师父仍旧不会轻易放自己打出山门、闯过关口的。师父一定会在三道山门中暗设玄机,层层阻拦,再度点化自己的无明。 果然,当慧忍和师父谈起再次打山门之事后,师父并未答应他,而是说要和寺中众位执事僧们商议一下。 不想,第二天一大早师父便出门去了。 当晚,师父没有回来。 第二天仍旧没有回来! 慧忍在寺里整整等了三天三夜! 明天是比武选将的最后一天了!可是到了月出东山时分,师父仍旧还没有回寺! 慧忍终于坐不住了。 师父再不回来,他可真要疯了! 如此,直到半夜时分,一直坐在山门外台阶上等候的的慧忍,终于看到一身僧袍的师父穿过月下禅林,风尘赴赴踏上了山寺台阶。 望着师父,慧忍委屈的想哭,虚脱得快要晕倒了。 师父没等他张口,便说:“明天打不打得出山门,赶不赶得上山下的擂台,全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此时,禅院午夜的钟声正好敲响,悠悠回荡于群山诸崖…… 慧忍实在悟不透,出门整整三天的师父,究竟何时布下的这几道山门阵。 第一道山门前—— 十六位寺僧各持少林棍,如临大敌般各自立定。  '返回目录'  
第十八章(2)
慧忍阖目敛气片刻。在兵器架上抽出一支八尺长枪,蓦地冲入敌阵。 当慧忍冲入阵中时,十六位寺僧十八条少林棍,立刻将慧忍团团困住。他们围着慧忍的前后左右,游动一如行云流水,俄尔又幻化成蟒蛇盘阵,首尾衔接,使慧忍始终无法突围。 无疑,今年的阵法远比去年来,外相更加宁静,内里却更含凌烈了。 这种外人看来并非山摇地动的阵势,却蕴藏着一种内力的拚杀。 慧忍凝神屏息,以佛理观照,只觉面前慧光一闪:###常转! 他迅速变幻枪法,将枪漫天一抡——佛光普照!众僧阵脚一乱,便见慧忍一支长枪左盘右扫仿如千蛇出洞,嗖嗖冷光四射,众僧躲闪那时,慧忍便已逼近了山门。众僧一齐跳上台阶,十八僧俨如丛峦群岳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