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3/4 页)
烦请主上过目。”
蔡吉接过样稿,眼见白纸上的字迹清新匀称,不禁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善。马伯手艺果然精湛。”
其实开发活字印刷术乃是蔡吉出征河北之前向马钜等人布置下的一项任务。虽说历史上的活字印刷要到宋朝才出现,旦仅就技术积累而言,在东汉开发活字印刷术也只是捅破一层窗户纸的事。毕竟早在战国时期中原就已经有了原理相同的印染技术,即在木板上刻出花纹图案并用染料印在布匹之上。到了汉朝印染术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像是蔡吉衣服上繁复的花纹就是用凸纹板印制上去的。换句话说只要印刷术试制成功,那日后依照印染的原理在纸张上套印出彩图也不在话下。正因为如此马钜才会在祢衡面前夸下海口说他的印刷术堪比手写,从而有了两人眼下的赌约。
此刻眼见蔡吉对马钜的样稿连连夸赞,一旁的祢衡急的直跳脚道。“主上明鉴。印刷不过东施效颦,怎及手书半分神韵。”
蔡吉并没有因祢衡对于印刷术的指责而动气,反而顺口附和道,“正平先生言之有理。印刷确实无法替代书法。”
祢衡见蔡吉站到了自己这一边。当即眼角一挑又露出了得意之色。惹得马钜赌气地朝蔡吉拱手进言道,“主上若觉此次印刷过于粗糙,老夫这就拿回去修改。”
“哼,再改也是如此。”祢衡鼻孔朝天地冷哼道。
面对如此较真的二人,蔡吉只得苦笑着打圆场道,“二位何至如此。印刷术若无原稿无法制作雕版。书籍若仅靠手抄难有效率。孤让马伯研制印刷之术并非是要用其取代手书,而是为了让各家经典能广为流传。”
蔡吉的一席话直说得在场的学子连连点头。见此情形马钜自然是得意洋洋,而向来喜欢抬杠的弥衡这会儿也以沉默认同了蔡吉的说法。毕竟出身寒门的他十分清楚通过印刷术尊经阁将打破千百年来世家对知识的垄断,从而拓宽寒门子弟的晋升之路。
蔡吉摆平了马钜与弥衡之间的分歧。便将话风转到了她此行的正题上。就见她先是向马钜询问道,“马伯,孤打算为讲武堂印刷四书、五经、《算术》各百本。不知工坊多久能完工?”
马钜抚须沉吟了片刻答道,“工坊已刻有一部《诗经》, 旬月便可印刷百本。至于其余经典。。。。。。老夫只能说雕刻一部《诗经》须耗费两个月。”
“用活字印刷也需耗费如此多时日?”蔡吉皱起眉头问道。
马钜解释道:“主上有所不知,工坊试制活字并不多,且为适应排版。常用字须备下几个甚至几十个活字,以备排版所用。若遇冷僻字,须另刻活字。此外排字者不仅要熟读经典,还要能从字盘中快速挑出所须活字。”
依马钜的标准这活字印刷的排版工在汉末还真不好找。至少熟读经典又精通韵书的人不会甘于做一介工匠。而工匠识字者本就少,读过五经的更是凤毛麟角。相比之下照葫芦画瓢的雕版印刷对工匠的要求还真低于活字印刷。
不过还未等蔡吉开口向弥衡借人帮忙,曹丕已先一部上前毛遂自荐道,“丕愿助马师排字校对。”
自打蔡吉为曹丕找来名士徐干做师傅后,曹丕便敏感地感觉到对方可能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寻章摘句”的学者。而非叱诧沙场的武将。所以趁着这次的机会,曹丕决定试一试蔡吉的态度。总好过他自己在私下里一个劲地胡思乱想。
果然,蔡吉先是诧异地看了曹丕一眼,继而点头赞许道,“难得子桓有此心。不过光汝一人难当此任。”说着,蔡吉扭头便向弥衡问道。“正平先生,可否从尊经阁借调几名学子助工坊排字?”
弥衡二话不说抱拳道,“主上放心,衡会亲率弟子前来助马会长一臂之力。”
与此同时,一旁的何晏与郭奕也双双抱拳请命。“晏愿参与排字。”“奕也愿效犬马之力。”在他俩人的起头之下现场又有数名学子表示愿意参与印书。孙权虽也对印刷术感兴趣,但鉴于齐侯府开科在即,他还是选择了边上看热闹。
“善,印书一事就拜托诸君也。”蔡吉颔首之余,又回头向曹丕吩咐道,“子桓,汝同平叔等就留在将武堂一同求学、印书。”
“诺。”曹丕顺从地俯身一拜,同时也暗自长舒了一口气。心想齐侯果然是希望自己留在龙口治学。
蔡吉在布置完印书的任务之后,又向弥衡询问了一番尊经阁书简的修整情况,这才告别众士子摆驾回府。那知蔡吉才一出门就碰上了早已在讲武堂外等侯多时的段娥眉。后者一见蔡吉便快步上前向她低声禀报道,“主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