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页)
。任何人都无法阻挡欧洲向黎凡特进军的步伐。
对拜占庭来讲,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也算不上什么胜利。因为在军事胜利和明星英雄博希蒙德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并不光彩的故事:帝国被出卖了。在1096年至1097年间路过帝国首都时,远征军的所有首领曾一同面见皇帝阿列克修斯一世(Alexios I),并朝着十字架赌咒发誓,他们将如数归还征服行动前原本属于拜占庭帝国的所有城镇和疆土。然而随着征服行动的开展,博希蒙德开始盘算如何摆脱这份承诺,并为自己捞取尽可能多的利益,比如如何将名城安条克收入囊中。
当该城在重兵包围下被攻破后,他觉得机会到了。在安条克圣彼得大教堂一次著名的面对面交锋中,他坚持拒绝将城市交还给拜占庭皇帝。图卢兹(Toulouse)的雷蒙德(Raymond)——十字军领袖中权力最大的人——严肃地提醒他:“我们在主的十字架、荆棘冠和其他许多圣物面前发过誓,非经皇帝许可,我们不会将任何皇帝治下的城市和城堡据为己有。”但博希蒙德却只是说,那些承诺已然无效,因为阿列克修斯一世也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他提出要退出远征行动。
在12世纪初,所有关于远征行动的宣传中,博希蒙德都被摆在最核心的位置。从未有人提到,这个人们假想中的远征军英雄,在圣城陷落之时其实根本就没在现场。安条克的僵局拖延了近一年的时间,十字军最后决定留下博希蒙德继续前行。为了感谢上帝,骑士们在发动围攻之前绕着耶路撒冷环行,有些人甚至光着脚以表示自己的谦恭。而此时,博希蒙德却正在数百英里开外,独自欣赏这份靠着自己的固执和冷酷赚得的大礼。
博希蒙德之所以能在安条克及其周边地区立足,主要靠的还是东地中海地区超乎寻常的机遇。从这种意义上说,他占据安条克的行动,是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以来,东方世界不断吸引雄心壮志的西欧人和北欧人的必然结果。十字军东征是场宗教战争,但同样也是通往财富和权力的跳板。
不仅是拜占庭人对东征行动不以为然——主要原因自然是博希蒙德拒绝归还安条克以及其他的恶毒行为,比如他的支持者们在欧洲捏造扩散有关阿列克修斯一世的恶意传闻——还有一些人在最开始就对十字军东征冷眼相待,特别是像西西里岛的罗杰(Roger)这样的老一辈人,他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财富,不希望自己的地位受到任何挑战。据一位阿拉伯历史学家称,罗杰不看好进攻耶路撒冷的计划,并试图让那些热衷于在地中海建立基督教新殖民区的人冷静下来。据说在听说进攻计划之后,“罗杰抬起腿放了一个响屁。‘我的宗教理念是,’他说,‘事实胜于雄辩。’”其实罗杰之所以反对东征,是因为任何针对穆斯林的进攻都将影响他和北非穆斯林头面人物的关系,甚至可能中断他们之间的贸易,更不用说给拥有相当数量穆斯林居民的西西里岛本身带来麻烦了。他表示,东征将造成损失巨大,因为出口受限将严重影响农业收入。他说,“如果你们非要向穆斯林开战”,随意,但别动我西西里岛。
罗杰等人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地中海市场在十字军东征前几十年一直都很动荡。君士坦丁堡的购买力因重大金融危机大幅下降。亚历山大港销售的蓝靛染料的价格,仅在1094年就下跌了30%,由此可以想象胡椒、桂皮和干姜的价格波动。通过巴勒斯坦连接的北非和欧洲之间的高利润贸易(比如在1085年,苏木的利润便高达150%)也一定出现了收益下滑。突然间的供需失衡导致了价格的巨幅波动:小麦成本在诺曼人征服西西里后迅速蹿升,而供应过度的亚麻则在11世纪中期的地中海只能以半价出售。
但是,若与十字军冲击下的地中海地区巨大转型相比,上述的市场价格波动和个人财富变化根本算不上什么。北非历史学家伊本?卡尔敦(Ibn Khaldūn)写道,在10世纪和11世纪,穆斯林的舰队曾是海上霸主,当时的基督教徒连想在海上漂根木片都不太可能。然而尽管阿拉伯人长期以来都占据着地中海,他们最终仍将控制权拱手让给了新对手们:那些新近加入东方贸易网络的意大利城邦。
阿玛菲、热那亚、比萨和威尼斯早在11世纪90年代前就开始舒展自己的筋骨了。拿威尼斯来说,奴隶交易和货品交易使其和达尔马提亚海岸的城镇,如扎拉(Zara)、特罗吉尔(Trogir)、斯普利特(Split)和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等,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于是也奠定了它向亚得里亚海及更远地区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