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每个人对职业的兴趣、爱好都是不同的,在进行人生规划前你首先要分析个人属于领导型、科研型、艺术型、机械型、服务型、营销型、演技型、生产型、社会福利型……中的哪一种。这一部分分析解决的问题是:自己究竟对哪一行业感兴趣?如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为了自己钟爱的计算机行业,而不惜中途辍学;马丁·路德·金和曼德拉为追求黑人的平等地位而不惜奋斗终身。
Ⅱ培养竞争、合作意识——他我精神层次
日本一位著名的企业家,京都陶瓷公司创始人——稻盛和夫,历来崇尚“敬天爱人”的思想。日本有句古训:“天赐吾与众生同一爱,故应以爱己之心爱人”。稻盛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一思想:“天”乃道理,讲道理即为敬天,“人”即大家,即同胞,以仁爱之心爱民众,即为爱人之心。李嘉诚、霍英东、李兆基、邵逸夫、金庸等人都以自己的仁爱之心给予过许多素昧平生之人以爱心与资助。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使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激烈的竞争中,应当注意自身心态上的变化,甚防自身的“零和心态”。我们踢足球的时候,甲方以“1∶0”胜了乙方,甲方会认为自己赢了一个球,而对方输了一个球。我们在心里就会形成“+1∶-1”的错觉,认为只有对方失败了自己才会胜利,而这种胜利并不是由于自己能力的提升而带来的,而是由于对方能力的下降才会胜利。
保护对方就是保护自己,保护对方就是保护这个生态环境。如果一条热闹的小吃街只剩下自己这么一家餐馆,那么客人们就不会再光顾这条街了,损失的终将是自己。当然,正如前边提到的最高层次的竞争便是合作,只有合作者才能生存。
波音公司在“波音777”项目上做出的努力,证明了团队概念在现实环境中的最新应用。波音公司采用的是多功能型团队,这种团队由来自同一等级、不同工作领域的员工组成,他们来到一起的目的是完成一项任务。它能使组织内不同领域员工之间快捷地交换信息,激发新的观点,解决面临的问题,完成复杂的项目。工作时,这种顺利的协调关系是要靠培养我们的“他我精神层次”方可达到的。
Ⅲ纯乎自然的职业状态——真我精神层次
教育名著《爱弥儿》所主张的成长要决便是遵循自然本性,以本性为师,使成长与人身心发展的各阶段一致。犹如“气候之于植物,湿润的土壤适于长苔藓,干燥风沙的土地上适于长沙棘”,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按照自然的要求,改变自己的生长、发展条件来成长,以适应气候和土壤的需要。
初入社会的你,若想在事业上功成名就、一展鸿图,便一定要做到通过自我控制的方式,超越自身的三种精神层次,最终达到能够如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状态,也即能够顿悟“真我精神层次”的真谛。
柏拉图曾把人的灵魂分为两部分:理智与情欲。“灵魂里有两个不同的东西:一个是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可以称之为灵魂的理性部分;另一点是人们用以感受爱、饿、渴等等物欲骚动的,可以称之为心灵的无理性部分和欲望部分。”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无自治力的人,为情感所驱使,去做明知道的坏事。有自治力的人服从理性。”正如塞谬尔·斯迈尔斯在《品格的力量》中所指出的:“自律自治是品格的精髓,美德的基础”。
凡在职场生涯中功成名就者,都要历经这三个层次的成长,我们在此分析这三个层次,便会发现,在成功人士的精神成长过程中,存在着四种能量递进关系。
第11节:了解深层自我
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对自己的形象不可能完全肯定,也不可能完全否定。“自我否定”是求职就业者不易发觉的心理障碍,了解这些带负面倾向心理的形成原因,对自己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确认自己的职业定位极为有利。以下列出典型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式的性格特征,请大家逐一对号入座:
①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有着坐一望二的优势(自我肯定);或无论哪一方面,也没有什么值得绝对骄傲的地方(自我否定)。
②喜欢挑战性的工作,不怕失败(自我肯定);或做事总怕失败,顾虑重重(自我否定)。
③被他人看作是可以依靠的人(自我肯定);或被看作是依靠他人的人(自我否定)。
④对将来充满希望,凡事都奋力去争取(自我肯定);或对将来不抱太大希望,一切顺其自然(自我否定)。
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