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页)
已被她训练成了会“体贴”亲人的超常儿童。这不是牵强附会是什么?对于这样的牵强附会,刘亦婷的家长还有一段自圆其说的解释:
我15岁开始自学和从事舞台剧创作,喜欢从剧情的结尾来构思剧情的发展过程,并通过有限的台词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由于这个原因,我对命运走向及生活细节的含意十分敏感,习惯于从既成事实去追溯发展的脉络,或从不起眼的小事去预见可能的后果。这种注重因果关系的习惯,又一次促使我在确定目标之后,积极寻找通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引自《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第373页)
她这段话看起来漂亮,实际上却把自己“牵强附会”、“按图索骥”的写作手法暴露无遗。所谓按图索骥,就是说按照已经存在的主观意图去牵强附会的寻找证据。刘亦婷家长的写作方法就是先从“素质教育”这个已有的主观意图入手,然后再仔细回忆刘亦婷成长过程中一些跟素质教育能扯上边的细节(不管如何牵强)这样,一一对号入座后再贴上标签。一本“素质培养纪实”就这样被打造出来了。
想必很多读者看过赵丽蓉演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侯耀文演的那个电视台导演用的就是按图索骥的思维方法。他在采访这位英雄母亲前脑袋里已经有个“图”了,这个“图”就是这个英雄母亲德高望重,从小就给英雄灌输道德观念,讲诸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如今,刘亦婷的家长把过去那套塑造英雄的手法又捡起来了。他们先是把刘亦婷打造成了“素质教育的英雄模范人物”,然后又把自己打造成“英雄的母亲”、“英雄的父亲”,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导演来包装他们,他们自编、自导、自演,为全国人民奉献了一出“素质教育典范”的大戏。
我们看看这个“典范人物”是如何塑造出来的。刘亦婷10个月时手舞足蹈几下成了展示艺术细胞;1岁时跺了几下脚成了即兴创作舞蹈;1岁3个月的时候发了一声“啊”被认为学会了抒发感情;3岁时在钢琴上拍了几下成了即兴作曲;6岁时弹了几下电子琴成了自学乐器;玩了几次五子棋成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心情不好的时候唱歌成了一项“善于调控情绪”的发明……
我们还是仔细剖析一下刘亦婷家长牵强附会的笔法吧:
在我的努力下,婷儿5个月大时,便对音乐和舞蹈表现出日益明显的兴趣:
……喂奶喝水都要听着歌儿才肯吃,不管多调皮的时候,一听见歌声就乖了。大人一唱歌,她就全神贯注地听着,还哼哼叽叽地想跟着学。我若在她面前跳舞,更是把她高兴得不得了。
(引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第40页)
看到这段文字我想起了一则新闻,说一些奶牛场通过给牛听音乐增加了产量。根据这则新闻我们能不能这样推测,对于音乐和舞蹈或者说节奏的兴趣是人类的本能,是根本不需要培养、教导的,如果连这种本能都牵强附会成自己早期教育的功绩,我想,这完完全全是一种反科学的态度。
到她满10个月时,婷儿的艺术细胞似乎已经形成了:
……那天我抱着她哼了几句歌,她居然自己又哼又舞起来,虽然只是乱晃着胖胖的小手,但她是在“跳舞”却不容置疑。当我扶她站在穿衣镜前时,她更是兴高采烈地手舞足蹈起来。
这种“跳舞”虽然只是一种模仿行为,但创造多半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而且模仿也是一种有待发展的能力,需要大人随时鼓励,以增强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心。
(引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第40页)
大家都看过马戏团的表演,笨拙的大象在音乐中也能翩翩起舞。为什么?一种条件反射而已。对于10个月的刘亦婷来说,对于节奏感强的音乐产生条件反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刘亦婷的家长却把这当作刘亦婷艺术细胞形成的证据,是自己培养的结果。这真是一种可笑的逻辑。
婷儿刚满1岁,模仿能力就发展得相当好了:
……大概是一个星期前吧,我发现婷婷会自己“玩家家”(做游戏)了。她拿着小宋的牙缸,一会地装作刷牙,一会地装作吃、喝,还“吧哒”着小嘴儿品味呢。兴趣大得呀,抱都抱不走。这大概是一种自发的模仿吧。
还有一天,我发现婷儿老是兴奋地跺脚,就称之为“跳踢踏舞”,还鼓励她一次又一次地跳。我认为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心。
婴儿时期形成的即兴创作舞蹈的兴趣,使她在后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