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第2/4 页)
,右手盘古斧,很快就杀死班超。
班超一死,立即掉落一颗先天丹。
高峰一伸手,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再望着王满堂,微笑道:“放心吧,我一定会帮你炼化任务物品。”
王满堂淡然一笑,缓缓道:“你做主吧。”
“好咧!”高峰呵呵笑道,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王满堂,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王满堂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王满堂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过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是清朝的朱娘。
相传,从南京城出了挹江门,是一条柳荫夹道的官路;沿着官路走上十里,就会有一个小镇。
小镇并不大,而镇中最热闹的地方,要算是村头那家名叫“六朝居”的小酒店。
酒店前高挂着一副黄底黑字的酒旗,在风中热辣辣地飘舞,把镇上的酒客和来往的行人,都招引了进去。
酒店不大,就一间店面,外带两间后房,店中连老板带伙计总共只有一个人,人们称她朱娘。
这朱娘约莫三十岁,模样儿十分周正,白里透红的脸盘上,嵌着两只滴溜浸水的眼睛,总是笑盈盈地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客人。
朱娘一般不像豆蔻少女那样穿红着绿,可一身素净合体的衣裙,把她成熟丰满的体态恰恰勾勒得风韵毕至;乌黑油亮的头发,在脑后挽一个丰硕的发髻,衬托出几分成熟和干练。
虽是热情待客,可她并不喜欢多言语,除了简洁的招呼和问清客人对酒菜的需要,便不再多出声,身手麻利地在柜台前后转来转去。
她只是用温馨含笑的眼神,就把客人招呼得熨熨贴贴;而那微抿着的嘴唇,无声地透露出一种端庄高雅的气韵来。
朱娘不是小镇的人,五年前她只身来到这里,办起这家酒店,只说是丈夫病故,自己与公婆不和,就索性外出谋生。至于究竟从哪里来的,她始终避而不谈。
朱娘的酒店,货真价实,老板娘又风流可餐,所以生意十分兴隆。
尤其是春天的时候,从南京城里到郊外游春的文人雅客、公子书生很多,走到六朝居这里正好有些口渴腿软,便少不了进店坐坐,要上一壶酒、三两碟小菜,边饮边歇息。
这种时节,朱娘一个人里里外外,忙得团团转。
康熙五十八年的春天到了,春风轻拂,杏花初放,郊外的山洼水消,一片新绿融融。
从南京城方面走来一伙行客,为首的是一个六十来岁的老者,虽是蓝衣布冠,一身家居打扮,但目光炯炯生威,步履方正,气度轩昂,似非等闲之辈。
老者后面跟着四个家丁打扮的人,个个都透出一份机敏谨慎的神态,与主人的清闲之貌相映成趣。其中一个家丁还牵了匹白马,看来是主人的坐骑。
不过,主人似乎兴致很高,一边走一边赏山观水,脚下轻松悠游,倒是便宜了那匹好马。
这一行走走停停,来到了六朝居酒店,时间已过晌午。酒店中正比较空闲,老者朝里看了看,觉得还算干净清爽,便带头跨进了店门。
好容易轻闲下来歇息片刻的朱娘,见又来了客人,连忙走出柜台,招呼几位行客落了坐,微笑着轻声道:“客官辛苦了,请问要点什么?”
老者沉吟片刻,抬起头来,悠悠发问:“你都有些什么好酒?”
“僻野小店,谈不上什么名酒陈酿,十里香、百年红、花雕什么的,倒是备有,还有小店特酿的杏花露。”朱娘说得不卑不亢。
“那就上几壶杏花露,再要几碟爽口小菜!”老者微笑道。
“好的。”朱娘一边应着,一边转回柜台,先送上杏花露,再摆出几碟卤牛肉、五香花生米之类的惯常下酒菜。
“这是什么菜?我不是要爽口的么?把卤牛肉什么的端了!”老者有些不高兴了。
“实在对不起,我上错了!”朱娘似乎有些疲倦,对自己的待客不周有些不好意思,脸颊露出了红晕,忙上前撤了菜碟,换上些嫩竹笋、白干丝之类的清淡小菜。
客人点点头,算是满意了。她转身准备进柜台,却又被老者叫住了,说是怎么不给斟酒。
朱娘只好伸出纤手,持了酒壶,逐一为客人斟满了酒。老者仍不放过她,缠着她问称呼、故里、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