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第1/4 页)
北周皇帝为着保全边境安宁,安抚突厥国,就仿效汉代的和亲政策,把侄女千金公主许配给当时的突厥国王沙钵可沙。
就在议定婚事,尚未迎娶的这段时间内,北周政权却发生了一系列动荡。首先是宣帝厌倦了日理万机的皇帝生活,把帝位传给年幼的儿子宇文衍,立为静帝。
宣帝自己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行为越来越乖僻,先后废立了五位皇后。
最后立的是杨后,而杨后的父亲是北周上柱国杨坚。杨坚是北周朝廷里一位颇有根基和权势的大臣,他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开国元勋,封为隋国公。杨坚沿袭其父的爵位,历居高官。
年幼无能的静帝继位后,杨坚当仁不让以国舅老的身份辅政,把军政大权全部抓到自己手中。
当时,虽然宣帝厌倦权柄,放弃皇位,但他的各位兄弟宇文氏诸王,舍不得轻易把大权拱手让给异姓杨坚,于是联合起来兴兵讨伐杨坚。
但杨坚此时已掌握了训练精良的‘府兵’,很快就镇压了变乱,尽杀宇文氏诸王。
第二年二月,杨坚索性逼迫静帝让位于自己,建立隋朝,改元开皇,就是隋文帝。
因为朝廷中这一系列的变乱,千金公主的婚事就被暂时搁在一旁。待隋文帝坐稳了皇位,他又想到了千金公主的婚约。
心怀大业的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就有心要统一全国。首先,他的计划是吞并南朝,所以对北方的突厥无力顾及,于是决定先利用千金公主的和亲,稳住突厥国。
隋文帝赐千金公主杨姓,并为她准备丰盛的嫁妆,派遣上千名士兵,护送千金公主远嫁突厥。
见到美丽而多才的千金公主,沙钵可沙大为高兴,从而也接受了隋朝的玺书,同意向隋朝称臣,并且进贡了良马千匹。
千金公主眼看着自己的叔伯与兄弟,一个个惨死在杨坚刀下,杨坚应该是她的不共戴天的仇人,为何还要同意接受杨坚的赐姓,并心甘情愿地去做隋朝的外交礼品?
实际上,这个刚烈而聪明的公主,心中早已埋下报仇复国的种子。只是眼前她一个赤手空拳的弱女子,无法与杨坚的势力抗衡,索性远走异域,也好从长计议,伺机进行报仇复国大计。
到突厥后,千金公主施展她的万般柔情,很快笼络住她的丈夫沙钵可沙;继而教授突厥贵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逐步改良了突厥人原始的生活习俗,告诉他们如何修筑屋宇,制作陶器。
千金公主凭着她的聪明和才干,不久就赢得了突厥民众的敬仰和爱戴。
在千金公主枕边细语的谋划下,沙钵可沙逐步开始向隋朝提要求:先是请求建立双边市场,以便互通有无,杨坚一口应允了;接着又要求南迁到隋朝的边土白道川,以逐水草进行放牧,杨坚也毫不吝啬地答应了。
而这些,还都仅是开头的试探。最后,千金公主又泪水婆娑地向沙钵可沙诉说自己家庭与杨坚的仇冤,跪地恳请他与隋朝绝交。
痛爱妻子的沙钵可沙,同意了她的请求,先上书绝交,进而发兵直攻隋朝边关。
为着实现自己的复国梦想,千金公主意气风发地跨上战马,随军出征,并亲自谱写战歌以鼓舞士气。军队为她所感动,一鼓作气,攻下隋朝的边地重镇——王城。
正当千金公主的复国计划在逐步进行之际,沙钵可沙病死了。
千金公主依照胡俗,转嫁给继位的业护可汗。不久业护可汗去世,又转嫁给都蓝可汗。
而她的复国梦,却始终如一地策划着,并争取着各任可汗的支持。
后来,隋朝兵力日益强大,而突厥当权人物并没有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千金公主的复国计划。
而且,由于隋文帝统一华夏国之后,勤谨节俭,减轻税赋,休养生息,使隋朝很快发展成一个国富民强,兵力精壮的强国。
早就对千金公主心存戒备的隋文帝,决定趁她的势力尚未发展起来之前,除去这个心腹之患。
狡猾的隋文帝,并不想与突厥国正面交锋,因此设法挑拨都蓝可汗与千金公主的关系,暗派使节向都蓝可汗诉说,千金公主怀有野心,迟早会颠覆突厥政权。
不久,都蓝可汗对千金公主产生了提防之心。后来,都蓝可汗又遣使向隋朝求婚。隋文帝答应把安义公主嫁给他,但条件是必须除掉千金公主。
此时,几经沧桑的千金公主,在都蓝可汗眼中已失去昔日的魅力,加上隋朝使节的不断唆使,都蓝可汗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把千金公主暗杀在前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