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部分(第3/4 页)
场,如今只能灰溜溜地回家,她心中充满着凄凉。
途中夜宿驿馆时,她做了一个梦,在梦中见到一位头环金光、身着金衣的仙人,告诉她说,将有个名叫赵万兴的人来聘她,此人贵不可言,千万不可错过。
梦醒之后,王满堂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不再为此番的落选而难过,认定自己终将与贵人相伴。贵人到底贵到什么程度呢?既然是贵不可言,那莫非就是皇帝了?
这样一想,她兴奋难抑,恨不得插翅飞回家中,好等着那个叫赵万兴的贵人出现。
回到家后,父母见女儿落选而归,先是有几分不快;王满堂神秘地把她在驿站得到的那个梦告诉父母,两位老人也觉得定有天命,只是时机未到,心情很快转好。
王父有个好友,是个和尚,到王家串门时,得知满堂落选一事,便好意宽慰王父说:“不必伤心,我见你家屋顶有紫气盘绕,不久当有喜事临门!”
和尚本是随口宽王父的心,谁知王父却当了真,连忙把女儿在驿馆得梦的情形和盘托出,和尚听得津津有味。
和尚并不以为王满堂的梦就有什么神验,只是觉得有趣,便又不经意地告诉了他的另一位朋友——道士段长。
哪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段长是个颇有心计的年轻道士,平日里早已听说过王满堂的艳名,一直垂涎三尺,听说了这段故事,顿时计上心头。
两天后,段长经过一番准备,化装成一个远地而来的过客,在黄昏时叩响了王家的院门,请求借宿一夜。王家房子宽敞,见来人文质彬彬,相貌端正,不像有歹心,王父便把他让进院来。一番客套后,来客自我介绍,说是叫赵万兴。
一听这名字,王父心头一震,只是说让客人稍候,自己转身跑进屋去,告诉女儿和妻子,说是有贵人光临。
经王父一说,王家母女也心情激动不已,连忙上上下下忙碌起,殷勤地款待这位自称为赵万兴的不速之客。
段长暗暗窃喜,却狡猾地不露声色,第二天一早,还装模作样地要告辞王家去赶路。
王家三口慌了神,忙设法挽留。王母东拉西扯,直说今日不吉利,不宜行路;又说天将下雨,不便出门,总之,又留下客人住了一天。第三天和第四天,又把第二天的戏重演一遍。这样下来,段长便在王家住了好几天。
这几天里,王家人密切观察,认为这位客人不但仪表堂堂,而且头脑灵活,能言善道,处事得体,确有贵人之兆。
于是,第八天的时候,王父亲自出马,动用三寸不烂之舌,说出要将女儿许配给客人的心意。
王家主动许婚,段长不禁心花怒放,然而又故作镇定,矜持了一阵,才勉强答应了。
不久,王家便为两位年轻人操办了隆重的婚事。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六十五章 名将班超
段长是个野心极大的人,得到了岳家的财产和美艳如花的妻子后,又生出新的奢望,一心想循着王满堂的那个美梦,真正成为一个贵人。
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开始实施他的梦想。首先,他托了昔日做道士时的一些同道友人,四处散播王满堂的那个奇梦。
道士的话,是很容易蛊惑人心的。很快,市井中议论纷纷,都说王满堂天生是皇后命,而她的夫婿“赵万兴”,无疑就是将来的贵人,跟着他干,往后一定能获得荣华富贵。
如此这般,段长以“赵万兴”的名义,成了家喻户晓的神奇人物。一批市井少年,主动投到他的门下,地方乡绅也纷纷支持他。
大家都想跟着贵人沾点光,将来贵人得了天下,自己也能捞个一官半职什么的。
渐渐地,段长手下已结聚了一大批人马。霸州城中行事不便,段长便仿照古代起事者的惯例,把人拉到附近的深山密林里,建立起一个山寨,并且不断扩允发展,准备相机行事。
当然,他们在山中也发展起了武装组织。因有乡绅们资助,他们不必像一般山匪那样抢掠财物;因为自觉力量还不足,所以也还没有像起义军那样攻占城镇。
这批人结聚山中,似乎更像一个秘密的宗教组织。
但是,段长并没有放弃他的贵人梦,命手下的人在山中用茅草盖起宫殿,把他们占领的那个山头自夸成一个王国,他自己则成了皇帝,并用了“大顺平定”的年号。
同时,又封了随同上山的妻子王满堂为“大顺平定皇后”,还设了左右丞相、文武大臣,每逢三、六、九日,在茅草大殿上接受群臣的朝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