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第3/4 页)
此时,宁北妃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宁北妃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是唐朝的梅妃江采苹。
她是福建莆田珍珠村人,出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父亲江仲逊是一位饱读诗书又极富情趣的秀才,且精通医道,悬壶济世,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望的儒医。
江家的家境富足,只生有江采苹一人,却并不因为她是个女孩,断了江家香火而不悦,反而倍加珍爱,视为掌上明珠。
早在江采苹初解人事时,不知是什么契机而爱梅如狂。
深解女儿性情的江仲逊,不惜重金,追寻各种梅树,种满了自家的房前屋后。
深冬临春的时节,满院的梅花竞相开放,玉蕊琼花缀满枝桠,暗香浮动,冷艳袭人,仿佛一个冰清玉洁、超脱凡尘的神仙世界。
幼小的江采苹,徜徉在梅花丛中,时而出神凝视,时而闭目闻香,日日夜夜陶醉在梅花的天地中,不知寒冷,不知疲倦。
在梅花的熏陶下渐渐长大的江采苹,品性中深深烙下了梅的气节,气度高雅娴静,性格坚贞不屈,刚中有柔,美中有善。
配上她渐渐出落得秀丽雅致的容貌,苗条颀长的身段,仿佛就是一株亭亭玉立的梅树。
生长在书香门第,父亲又极赏识她的颖慧,自小就教她读书识字,吟诵诗文。
除诗文外,江采苹对棋、琴、书、画无所不通,尤其擅长吹奏极为清越动人的白玉笛,表演轻盈灵捷的惊鸿舞,是一位才貌双全的绝世女子。
后来,这朵惹人爱慕的梅花,成为了风流豪迈一世的当朝皇帝唐玄宗的爱妃。
唐玄宗对江采苹爱如至宝,大加宠幸,封其为梅妃,命人在她所住的宫中种满各种梅树,并亲笔题写院中的楼台为‘梅阁’,花间小亭为‘梅亭’。后宫佳丽虽多,唐玄宗自此不复她顾。
唐玄宗是个重感情的人,对兄弟十分友爱。
宋王成器,申王成义,是玄宗之兄;歧王范,薛王丛,是玄宗之弟。
玄宗即位之初,时常长枕大被,与兄弟同寝,不时设宴与兄弟同乐,还曾在殿中设五帏,与各王分处其中,谈诗论赋,弹奏丝竹,议谋国事,相处得十分融洽。
唐玄宗获得梅妃后,迫不及待地想介绍给诸位兄弟认识,便特设一宴,招待诸王。
席间,他得意的向兄弟们介绍:“这是梅妃,朕常称其为梅精,能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今宴诸王,妃子可试舞一曲。”
梅妃先是吹奏白玉笛一曲,笛音曲折婉转,引人神驰。
宋王成器也善吹笛,歧王范善弹琵琶,玄宗更是妙解音律,五位兄弟都能领会梅妃笛声的神韵。笛声刚落,梅妃又翩翩起舞,漫步轻回,如惊鸿般轻盈,如落梅般飘逸。
五人看得如痴如醉,纷纷喝彩。
舞罢,唐玄宗命人取出珍藏的美酒‘瑞露珍’,让梅妃用金盏遍斟诸王。当时薛王已醉,恍惚中被梅妃的仪态迷住,一时神魂颠倒,竟然伸出脚来,在桌下勾住梅妃的纤足,纠缠不放。
梅妃竭力保持镇静,不动声色地使力挣脱,转身躲入梅阁,不肯再出来。
玄宗发觉后便问:“梅妃为何不辞而去?”
左右答称:“娘娘珠鞋脱缀,缀好就来!!”
等了一会,不见出来,玄宗再次宣召。梅妃派人出来答复:“娘娘突然胸腹作痛,不能起身应召。”没有梅妃助兴,这一夜的兄弟宴乐,也就到此结束了。
娴淑识体的梅妃,并没有把薛王调戏她的事张扬出来。
薛王第二日早晨酒醒,想起昨夜宴席上的荒唐行为,不禁大为惊惧,于是袒肉跪行来到宫中,向玄宗请罪,羞愧的道:“蒙皇上赐宴,不胜酒力,误触皇嫂珠履。臣本无心,罪该万死!”
唐玄宗宽容的道:“汝既无心,朕也就不予追究。”
事后,玄宗回后宫问起梅妃。梅妃情知薛王是酒后失态,所以不愿意让玄宗知道,担心影响兄弟之情;玄宗问她时,她还竭力否认。
见她如此顾虑皇家骨肉之情,大度地息事宁人,唐玄宗对她不由得产生一种既爱且敬的心意。
时间越长,两人的感情也越来越好。梅妃受玄宗专宠达十年之久,期间她以自己的品性和贤德,影响着唐玄宗,以德治国。
第四卷:纵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