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会儿摇头似乎还评估了一下价值一样。李白忍无可忍就装作喉咙不舒服咳了几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后面的人都跪了下来,还泪没办法就当跪老祖宗吧也拜了三下。
“平身吧。”皇帝声音也很平和。
“各位都是今年新选□的国之栋梁,今天是殿试,想必各位也都准备好了。朕也不多说就开始出题了。”
“第一题,女子可否为官。”这道题明显针对还泪。
大殿上的新进士包括部分官员都说不可,官员都已经知道皇帝为什么这么问了,但是新科进士百思不得其解皇帝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个问题。还泪面沉如水傲身跪下,“皇上,英雄不问出身,人才岂辨雌雄。我李盼心比天高,若殿上的各位大人和各位同学都认为李盼的才学不足于站在这里的话李盼愿领扰乱科举之罪。”扰乱科举可是大罪,最少也要流配的。等还泪说完李白也跪下来“臣愿领管教不严之罪。”
群臣是知道内情的都在等待皇帝的意思,但是新进士们虽不敢议论纷纷心里却翻江倒海。早知道宰相家的女儿与众不同了现在竟然压过了所有举子夺得了进士头名!更想不到望江楼的老板竟然也是这个宰相之女!最最震惊的莫过于夏子玉了,李思过竟然就是李盼!那个走路迈八字步,常与其他男子勾肩搭背,大口喝酒大声谈笑兴致来时还会爬上屋檐举杯邀月的率性好友竟然是个女子!怪不得宰相如此照顾而独孤山和独孤阳会常常露出奇怪的神色。虽然震惊但夏子玉并非庸人,想到将来该与之如何相处时自嘲了一下。思过既然扮男装与我相交就是就是不想我异眼看她,我若真的与她保持距离倒会让她看低了我,况且独孤阳和独孤山不是早知道她的身份却还与她如此亲近。
“好、好、小小年纪有如此志向,今天朕就让你和我康国的才子们比比。”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好、好;那我就出题了,明年的春汛将至,每年的修堤和救助灾民都是国库很重的负担。如何让国库少花钱或者不花钱就把事情办好?”这皇帝竟然把历年来困扰康国的大问题当作题目拿出来。大殿安静了许久,后来风自语提出可以民间集资,萧倾更进一步说民间最有钱的就是商人了可以把主意打到商人身上。夏子玉认为朝廷可以为捐款的商人提供更多政策上方便以吸引商人捐款。皇帝点点头这个他也想到过,以前也这样做过可是效果并不是很好。皇帝把目光移向还泪。
“朝廷可以竞标,只有价格高者才可以捐资。”
“哈哈哈,世界上会有这么傻的人争着抢着把钱往河里丢。”后面有人不客气的讽刺。
皇帝知道还泪的本事不会答出白痴的答案,果然还泪面露讥讽之色。语气不温不火不急不躁地说到“第一朝廷把捐款的人的姓名商铺和捐了多少银子公布天下,第二所有施粥铺都冠上名,比如说我将来要开的一家衣服店世人都还不知道我就捐钱给朝廷,朝廷就把某个施粥铺冠山我店的名字,这样扬了名又得了名誉,毕竟没有任何商家会嫌自己的店名气太大。第三所修大堤每间隔一段都拿出来立碑,上面就刻着某年某月某人捐了多少钱修的。因为商人有钱但是地位却不高,会很希望自己可以留名的,这个做法可行性会很大,如果做得好朝廷不仅不用花一个铜子的钱还可能小赚一笔。”这里还没有广告和企业形象,但是这种做法带来的效果却都可以猜测的到。
新科进士们议论纷纷大臣们更是谈论得热火朝天,虽然对李盼还是心里不适应但不能不为这个答案叫绝。
皇帝看着还泪就像看着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这第一题算是盼儿答得最好,大家可有意见?”众人自然不敢再说什么。
“第二题就看看各位的文采了,就以这秋日为题、诗词自选,一盏茶为限。”
没过一会儿后面就有人上前一步“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好诗,诗中所用虽是寻常事物却胜在意境之美。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夏子玉面色无波澜轻呤道。
“好,我康国都是才子,谁来一首更好的。”皇帝兴致极高。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还泪嗓音幼稚但蕴含着浓浓的悲伤她看着前方却透过了前方落在某一个不知名的时间和空间里。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只是相思无去处。记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