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页)
由。封王,唐辉当之无愧。
况且在京城里的人都知道,唐辉将军已经不能带兵打仗了,算是对他的一个安慰吧。
无怪乎皇帝要重重奖赏此次的胜将,按照当前的形式,整个中原大地,只有相邻的青冥国势力与朱晨相当,甚至在略强于朱晨。
这也是青冥发动战争的原因,试图吞并朱晨。从当今圣上即位以后,朱晨和青冥大大小小的战事就没有停息过,各有胜负,这对整个朱晨国是很大的一笔花费,也给老百姓造成很多不便。
如今,青冥终于低头了,百姓终于可以免受战争之苦,如何不让人高兴。
也因此,皇帝要将公主嫁过去,只有通过联姻,才能形成最稳固的结盟关系。
至于前去和谈的二皇子,功不可没,改日再进行奖赏。
从唐辉的封王、唐武扬接管禁卫军到对二皇子的奖赏隐晦,在场的人都接收到一个信息,皇帝,要立太子了,而太子不大可能是大皇子。
唐武扬才不关心这些,此时,他最想知道的是爷爷身体的确切情况。
所以,论功大会结束以后,唐保国、唐夫人、唐武扬和武副将,顾不得接受群臣的祝贺,请求去看唐辉大将军,不,应该尊称为武王了。
唐辉被安置在皇宫的一个内院里,大臣非准不得进入后宫,所以唐家人才会向皇帝请示。而皇帝,为了表示对唐辉的重视,跟他们一起前去探视。
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调养,唐辉已经能下床叩谢隆恩,殿前的事已经有人告知他,对于自己被封王,唐辉表示受之有愧。
皇帝将他扶起来,说了一大堆称赞劝慰的话,大意是武王您是三朝元老,为朱晨国尽心尽力,当之无愧。
唐辉的气色看起来不错,于是唐家人情求将唐辉接回家,不敢再越距住在皇宫里。
皇帝想了想,“回去也好,武王妃知晓武王的心意,能更加妥善的照顾武王。”
众人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反应过来武王妃是唐武扬的奶奶,唐辉的夫人。看来,以后他们花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新身份。
虽然皇帝答应让唐辉回家休养,但专门派了一位太医陪同,照顾唐辉。
即使太医的医术再好,也改变不了唐武扬从后不能带兵打仗的事实。唐家人本以为唐辉会很难过,没想到他豁达的说:“在刀口上奔波了一辈子,能安享晚年,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人要惜福。再说,朱晨国已经没有战争了。”
是啊,朱晨国,已经没有战争了。
作者有话要说:哎,木有人,木有评论,木有动力。
33
33、第三十二章 以身挡剑 。。。
燕王府由空置已久的原沐王府改建,沐王爷是当今圣上的同胞弟弟,甚得皇帝和先皇的喜爱,所以府邸也非常华丽,只可惜英年早逝,皇上思弟情切,便一直留着作为念想。
如今,皇帝将这座府邸赐给燕王唐辉,足见皇帝对他的宠爱。
而唐辉也没有辜负皇帝的厚爱,伤刚刚好一点,就禀奏皇帝,自己已经老了,没有能力再执掌兵权,而且朱晨国也不会有太大的战争,将兵符交还给皇帝。
皇帝先是推脱了一阵,后来实在是推脱不掉,就随手丢给了二皇子,让他暂时接手,以后等用得上之时就交给唐家。
朝中上下又是一片哗然,那以后,二皇子和张贵妃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反观正室皇后和嫡出大皇子,人前人后备受冷落。
这,就是现实。
于是皇后将目光转向青冥太子,私底下安排公主和青冥太子见面,极力促成两人的婚事。
皇后之心,天下共知。想女儿嫁给青冥太子,获得青冥国的支持,到时候不怕敌不过二皇子。
以皇帝的睿智不可能不清楚皇后的如意算盘,可是置若罔闻,令人猜不透他的心思。
青冥太子倒没有让皇后失望,见过公主几次之后,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扬言待皇上万寿节之后,就回国准备迎娶之事。
唐武扬本以为按照公主吴雅歌的性子,必定不会同意这门婚事,毕竟对方是个成过亲的老男人。没想到她非常配合,出席任何场合都温顺有礼,跟太子有说有笑。
看来,是长大了,人总会成长。
虽然是现成的府邸,但改建还是要花费一段时间,这些事情自然轮不到唐武扬操心。
现在,爷爷没有大碍,一家人团聚,也不会再有战事,唐武扬乐得清闲,又过上了整日混迹花楼的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