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2/4 页)
如果喜欢特别口味的,其实也可以在鱼泥里加上一两个蛋清进去搅打,大约一斤鱼ròu一个jī蛋清就可,蛋清无味,不会和鱼ròu相冲,而且蛋清搅开了,形成的微汽泡更丰富,鱼丸的浮力就更大,吃起来也比较细腻些,滑口些,但是加蛋清的鱼丸有个缺点,那就是不耐煮,煮的时间长了,弹xìng会差了许多。
到这里,做鱼丸的工作最难的都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包和煮的过程,包鱼丸,是个熟练活,一般需要做过几次,熟练后才包得好看,包得圆。
这时候就需要王况亲自示范了,他取了把汤匙,左手伸进鱼泥里,捞起一把放在手中,右手用汤匙在馅上舀了半汤匙的馅,整理成圆球状,送到左手的鱼泥中压进去,然后左右的拇指和食指一拨nòng,馅料就从拇指和食指间裹了一层的鱼泥滑了出来,再右手的汤匙一剐,顺势就放进了一旁早就准备好的冷水中,这就是没煮的鱼丸了,时候带馅的鱼丸还是会浮在水面上的,但是做的时候需要小心翼翼,不要碰到这些成型的鱼丸,很容易被碰破皮的。
整个过程中,王况是边做边讲解的,这可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因此在富来客栈的后厨里除了那些忙着的动静外是鸦雀无声,即便是烹着菜的厨师也都尽量的轻手轻脚,以免影响小东家的心xìng,他们可是深有体会的,做菜肴,那得静下心来方能出好味道。
做得了菜肴,厨师们也不再似往日一般的吆喝着某某菜做得了让伙计上菜,而是做好了后,或是让帮厨或是自己轻手轻脚的端了出去给伙计。
至于说孙二和李大胆这俩家伙呢,则像是防贼一样的,一左一右的站在了堂前通往后厨的入口处,盯着那些临时去解手要路过厨房mén口的客人,不让他们进到厨房里去,倒不是说这鱼丸以后不让人学了去,而这通常都是富来的一贯方针,自己先做一段时间,做出名气来了,奠定了正宗的位置,这才会外传。
早有一锅水就架在了王况身边烧着,保持着将滚不滚的样子,这个水温度很关键,若要是水大滚了,煮出的鱼丸就会因为里面的空气快速膨胀而把鱼丸撑大,因为鱼泥还没定型,也会撑出许多大的孔dòng出来,等到鱼丸捞起来后,又会因为冷却而瘪了下去皱巴巴的非常难看,加上形成的大孔dòng,再煮就不好吃了。
所以,这将生鱼丸煮熟(确切的说是熬熟)的水就不能大开,而是要保持在八十五到九十五度之间,这么说比较chōu象,简单说,就是你看到水面中有些轻微翻腾的水的对流现象就可以了。若是大开了,可以加冷水进去降低温度。
等到冷水中飘着的鱼丸够一锅了,王况就示范着用了特别让铁匠铺给打的漏勺(必须用冲孔的漏勺,平底漏勺最好,而且孔距要大些,确保没孔的地方和鱼丸的接触面尽可能大,而不能用编织的漏勺,没煮的鱼丸很脆弱,用编织的漏勺,钢丝会切进去将鱼丸外形破坏掉)小心的将鱼丸捞起,平放在那微开的滚水里,然后漏勺向下沉入水中离开鱼丸,让鱼丸漂在水面上,再从侧面撤离水面,总的原则就是尽量小心就是。
盖上了盖子,嘱咐看火的伙计保持着不要让水大开,闷了一盏茶多些的工夫(大概三四分钟),揭开盖子,用漏勺入水轻轻一搅,把鱼丸都翻了个个,个别没翻的就用漏勺边在其侧面轻轻一点,鱼丸很容易就能翻个了。再闷个同样的时间,此时候鱼丸已经变sè,刚入水的时候还是雪白的,这经过一煮,就成了淡淡的灰白sè,体积也膨胀了些,而且有点点的透明感觉,像是块yù一般。
这时候就可以捞起来晾冷了,这时候的鱼丸已经定型,不必要再轻手轻脚的,等到晾冷了,鱼丸又会变小,表皮就会因为体积的缩小而起一些轻微的疙瘩。
王况只示范到了这里,就不再动手了,剩下的,他让孙嘉英自己去慢慢在cào作中体会,等到他熟练掌握了,再把自己的心得传授给其他人,以后,富来客栈的各分号又多了个招牌菜式。
当然,等明年的时候,建安人又可以多了一样谋生的手段,明年夏天就可以将鱼丸做法传授出去,学会了的建安人,到其他州县去,都不需要做其他的,只做鱼丸一样,就能很轻易的养活一家人,还能攒下不少钱来。
第二二三章 芋泥丸子和王冼的锻炼机会
第二二三章芋泥丸子和王冼的锻炼机会
(抱歉,前一章里面漏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加水环节,已经改过来了,大家想自己做鱼丸的还要回头去看一下。书mí群2
鱼丸的基本搭配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