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就着小弟的手咬下一颗,慢慢咀嚼着,入口时甜甜的,咬开野果子,酸味跑了出来,不过混着冰糖的味道,酸酸甜甜的,真的很好吃,而且还没有单独吃野果子的那种涩涩的感觉,这么好吃的果子,她可从来都没尝过。
“小妹,这野果子被这样一弄,变的太好吃了,你是怎么想到的?”真好奇小妹脑袋里都装了些什么,自从病了一场,好似什么都会了一样。
“嘿嘿,这个是我闲的没事瞎琢磨的,那野果子又酸又涩,想着加点糖什么的,兴许味道会变得不一样,没想到还真成功了,而且我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呢,叫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冰糖葫芦,我喜欢!”顾清辰吃着野果子,听到自家四姐取的名字,默念了几遍,欢快的蹦起来大声说着。
顾清宛和顾清秀相视一眼,无声笑了,一股温馨的味道在这间简陋的茅草屋里萦绕,仿佛减去了一些外面风雨带来的寒气。
“咔咔咔……”一声接一声的脆响。
“大丫头,四丫头!”
“大姐,小妹!”
几道声音同时在院子里响起。
顾清秀姐弟三人跑到厨房门口看过去,“爹娘,你们回来了,有没有被雨淋到?”
“爹没事,就是你娘的衣服有些湿了。”顾元河和李氏各撑了一把伞,走到堂屋门口,将伞收起来放到门边,顾清璃两人也脱掉了披在身上的蓑衣。
顾清宛这才在灯光下看清,李氏湿了小半个身子,冷的有点打颤,顾元河父子三人看上去还好。
“大姐,家里有热水吗?让咱娘赶紧洗个热水澡,回来的路上风刮的有点大,咱娘的衣服都被淋湿了。”顾清璃对着站在厨房门口的顾清秀说道。
“有有有,我这就去弄,小妹,你快把煮好的姜汤先端给他们喝,去去寒。”顾清秀一边跑进厨房将锅里烧好的热水舀出来倒进木桶,一边不忘记吩咐顾清宛把姜汤端过去。
“嗳,知道啦!”
顾清宛看着几人把姜汤喝下去,面色也好了许多,这才松了一口气,在这古代生病就等于要命,不怕被病死,就怕喝药给苦死,所以保险起见,还是不要生病为好,虽然她可以救人。
------题外话------
好久没吃糖葫芦了,真有点想念呢。
☆、第二十三章:商量(二更,求收)
“娘,小舅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顾清宛坐在李氏房间里的板凳上,看着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坐在床头的李氏问道。
“唉!要不是娘今天及时把钱送过去,这桩婚事怕是就要黄了。”李氏眉头蹙得死死的,沉沉的叹了口气。
娘家的日子过得实在是有些艰难,她一个出过嫁的女儿也不能帮到什么帮,心里颇不是滋味。
李氏娘家李家村跟顾家村隔了二十多里地,去年因为闹了灾荒,影响今年的收成也不好,只不过李家村旁边有一条较大的河流,地里没收成,到还能经常在河里摸点鱼啊虾啊什么的去城里换点钱用用。
只是李氏她爹李山川年轻的时候被征去当兵,后来受了伤被送了回来,自那后身体就落下了病根,不能干重活。
李氏的大哥李竹林人还算勤快,在兰栖县的一家酒楼里当跑堂,一年也回不去几趟,到过年也能拿到六七两银子,可这些钱全供儿子读书都不够,那还顾得上自己爹娘那里。
李哲作为李家现如今唯一的孙子,今年也已经十四岁了,平时在家被李氏的大嫂宠的和眼珠子似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平常在家也就是读读书,写写字,家里的农活也不干,全家人也都惯着,无非就是想让他以后能考个秀才什么的,当然能中状元是最好的了。
好在家里还有个老实能干的小儿子,就这样也只能勉强混个温饱,整个李家村就他们这家子过得最差。
“娘,到底怎么回事?你快说出来听听。”顾清秀焦急的问道。
“人家女方那边打听了你姥姥家的情况,非要三两银子当聘礼才肯同意,你们也知道,他们家的条件不好,你们小舅年纪也不小了,这事不能再黄了,就想问你们大舅舅借点先把事办了,可你们大舅母死活不同意,说那些钱是留着明年给哲儿当学费的,不能动,我和你爹到的时候,都快乱成一锅粥了。”
“大舅母太过分了,也不想想要不是小舅支撑那个家,大舅怎么可能安心在外面做事。”顾清秀听后气氛的说道。
“唉!你大舅母也不容易。”李氏叹了一口气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