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2/4 页)
那就是李银笙的功劳。万一真的没化解,李银笙只要随便找个由头,指责天京城中任何一人“心不诚”或者“不敬”,就能祸水东引,将天京百姓的怒火引到那人头上去。
而那些写好了挂在神庙周围的“许愿帖”又能怎样?这么多心愿,总有一成两成,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实现的吧!而那些实现不了的,李银笙就可以一股脑儿推到西面的兵事上——咱上国天女不是都说了么,眼下天元朝最大的事儿就是西北的事。除了西北的事,天女一时半会儿没顾上,又能怎样?
所以说,李银笙这番将自己树立为上国天女的安排,从太后遗诏,到修建神庙,一直到为国祈福,都安排得周密老到,没有什么错漏。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李银笙大约还想不清楚她到底想一手创建个什么样的宗教,因此她那一番话之中,提到各种不同的概念——“上天”、“真神”都是些大而空洞但是人人又习惯挂在嘴边的概念。而李银笙所做的就是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与这样空泛的概念可以直接对话的人。又或者李银笙根本就没想真的创立什么教派,也压根儿没想好什么教义、宗旨之类,而是把自己定位在了一个“有求必应”的角色上。不过这似乎倒也更合平民百姓的胃口。
只不过苏简也不愿意多想那些与李银笙有关的乱七八糟事儿,她更关心西北的战局,毕竟永熙现在还在那里,深陷敌境。她转过身去离开这里,竟然有些不敢回想,转身的一刹那她突然也想跪倒在神佛面前,全心全意地为永熙祈求一番,她心里有个声音仿佛在说——只要永熙能平安回来,哪怕是李银笙,她也可以跪。
当日夜里,两名雷字营士兵继续在神庙前戍卫,而更有一小队官兵在神庙外围来回巡视。神庙四周笼上一层白纱,防止有人向神庙中窥视神女的生活。不过这样的白纱可阻不住风雨的侵袭。一阵风吹过,一名神女惊叫道:“哎呀,这神火怎么熄了!”
另一人连忙止住她的惊呼之声,压低声音道:“咋咋唬唬的做什么,天女不是说了,神火熄了就再点呗!记得多加点灯油,灯芯也搓长些,好歹白天人前那可是不能熄的!”
白纱外漆黑的夜中,一个黑影听了这话,闪身躲在黑暗之中,避过巡兵,悄悄消失在天京城黑暗的街道之中。
过了十余日,兵部尚书原峄手中紧紧攥着一份军驿紧急递给兵部的军报,兴冲冲地进宫来寻小皇帝文衍。苏简来到宫中见小皇帝的时候,正赶上文衍激动不已地问原峄,“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
原峄老尚书激动得胡子一翘一翘,道:“皇上不妨等靖王进京了以后,亲自问问王爷,定能比老臣答得更详细。”
小皇帝就虎着脸问原老尚书,道:“朕不如直接请七叔去做兵部尚书吧!”
原峄登时哑了,半晌,才从口中蹦出一句,“这不一样,七王殿下是能率领千军万马的大将,老臣,老臣也就是给七王殿下跑跑腿,安排粮草,调集士兵”
文衍看了原老尚书的表情,哈哈大笑,伸拳在原峄胸口轻轻击了一拳,道:“老尚书,朕是说笑,说笑的么!”
在文衍身周侍奉的从人,连同苏简,都是相视讶然,继而都稍稍放下心来,小皇帝已经多少日子没有这样舒心地展颜笑过了,可见边关传来的,应是大胜的好消息。另外,听原尚书的口气,永熙,永熙就快要回京了。
“太傅,武侯真是料事如神,但凭七叔留给傅将军的只言片语,就能推测出七叔在关外的安排。太傅,您还要好好地教教朕那——”
苏简听小皇帝这么一说,喏喏地应了,心中腹诽了一番故弄玄虚的自家老爹,一边留神细听,原来天钧部的这次犯边真的又被永熙带着一千人马,千里奔波,进入大漠腹地,亲自给化解的。
原来,永熙这回的手法与上次收服天冶部的沐永泽颇有几分类似。
天钧部自离开天元朝西境,进入大漠以来,分裂成为东部与西部,西部在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定居,并与大陆更西面的部族来往通商。而东部则以牧居为主,四处游荡,牧场年景不好的时候偶尔会投靠西部,然而年景好了,反而会动歪脑筋,来打天元境的主意。
这次出兵,便是东部挑起的事端。他们在泰武侯苏越手下吃了这么久的亏,好不容易听说苏侯回京拘着,自然觉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于是相约天钧部西部,每部发兵五万,由东部率先东进,西部随后跟上,二部商议好此次东来所得的好处二部均分。
而永熙则带着一千军士直接绕过东部,来到天钧西部所在的绿洲,永熙目光如炬,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