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常地一改平时喜游玩的作风。
“那嘉嘉以前的生活一定很无趣。”荀襄貌状无意地断言道,郭嘉也点点头,赞同道:“是很无趣。”荀襄几乎是不可控制地叹了口气,遐想道:“我过去的生活也有些无趣,不过若是有了东街的炒糖,肯定会将之润色不少也不知道他们的摊子还在不在。”以前荀襄和几位兄长回去时,都会特意绕到东街买些炒糖再回去。有些焦味的醇苦和糖浆的清甜是她最喜欢的味道,也是童年的味道。
“啊!婆婆,你还在这里呢!”换成荀襄拉着郭嘉走到东街,老远就能看见一家酒肆旁有家不大不小的摊位,支撑着的竹杆和布帘看起来也有些年岁了。
正把持着摊位的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妪,只着一身有些发灰的薄棉衣,在正月的寒夜里有些瑟缩。老妪见荀襄朝着她小步跑来,眯了眯微肿的双眼,露出热情的笑容,似是与荀襄很熟稔般招呼道:“是啊小姑娘又长高了,这次想买点什么啊?”荀襄很高兴地想了想,婆婆家的蜜糖和栗子糖都是极好吃的,便欢快地回道:“要两包蜜糖和栗子糖!”老妪连声说好。荀襄又瞥到砂锅里剩的大半炒糖,不禁惊奇地问向正在包糖的老妪:“婆婆,今天怎么剩了那么多糖都没人买呀?”老妪的指尖有些发红,可动作却还很利索,捆好一包栗子糖,停下来叹口气,道:“这如今世道不太平也就罢了,粮食也收不上来,家里的男丁都不在了,可怜我媳妇还在家里坐月子”老妪开始絮絮叨叨,荀襄这才意识到原来好多卖吃食的摊位上,食物的种类少了很多,也鲜少是男人在叫卖。
“婆婆再多给我包两包吧。”荀襄想了想,又对老妪说道。老妪便带着笑又包了两包。
“你这样做也是没用的。”待荀襄付好了钱,离开了摊子,一直没说话的郭嘉才缓缓开口道。荀襄似是料定他会这般说似的,反驳道:“尽己之力,又岂能无用?”她想了想,又补充道:“我知道这些才是你和兄长们将要做的事情,也是父亲他们没有完成的事情。而我,只要帮你们修饰下边角就好啦!”
回到荀府时天色已不大早,荀彧正等在前厅,他的面前摆了一张桌案,案上摆着一碗面,几只空碗,和一小盆元宵。
荀襄拖着有些疲惫的身子飞扑上去,抱住荀彧的脖子撒娇道:“彧阿兄怎么还没睡啊!元宵是什么馅的啊!”荀彧摸摸荀襄的头,像摸小猫似的,忍笑道:“是豆沙馅的。忘了你每年从灯会回来都吵着说饿?”荀襄当然记得,荀谌还总笑她路上吃那么多小吃还会觉得饿。她撒开抱着荀彧脖子的手,拉着郭嘉坐下来吃,大概是也觉得胃里有些空,郭嘉动起手来也不客气。
“谌呢?睡了?”郭嘉咬了一口元宵,不经意问道,伸手给荀彧也添了一碗元宵,对面的荀襄端着碗长寿面吃得“哧溜哧溜”响。
“嗯。看他忙了一天就赶他早去睡了。”荀彧接过郭嘉递过来的碗,也觉得有些饿了。
“明天你和休若(荀衍的字)兄天亮就得启程去洛阳,我就不赶早起来了,现在用这碗元宵给你送行罢!”郭嘉端起碗,架势像端酒似的,煞有介事地给荀彧送行。这下荀彧可忍不住了,笑出声来,也端起碗回敬他。
“砰!”三只碗碰在了一起,荀彧和郭嘉看了看凭空多出来的一只碗,齐齐转头看向荀襄,只见她一手拿着箸,一手端着碗,嘴里还吃着面,理所当然地说:“我也要碰!”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卡文卡得厉害我有罪,继续码去
☆、Chapter 09
荀彧他们已走了半月,荀襄每天下午还是会抽出些时间窝在书院的膳房里做些小点心,经常把荀彧那份也算了进去,最后只好把多出来的点心分给陈群。
不知道荀彧阿兄会不会给她带回来些洛阳的好吃的,荀襄搅着面糊想。可听荀谌说荀彧这次不止去迎亲,袁绍还要带他拜访几个洛阳的名流,怕是很忙。
荀襄想起大堂兄荀衍娶妻后,就再也没像以前共处时那样自在快活,他陪伴的变成了颍川乃至天下名流,还有族中事务。轮到荀彧娶妻时,她感到有些恐慌,何况荀彧娶的妻子同荀衍或者荀攸的妻子都不一样,既不是出身书香世族,也不是贵族女子,还未娶进门,荀彧就因她名声所累。
荀襄不自觉地将面糊搅得飞快,如她的思绪一般。荀谌和郭嘉总说她杞人忧天,小女孩家家的实在没必要考虑这些超出她年龄和能力范围的东西。而荀襄只是固执地觉得童年那些美好的东西似乎都悄无声息地离她远去了,也许是在她熟睡的时候,她想。她甚至都开始想念已经远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