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4 页)
起来的权贵都扎堆儿往仁寿坊钻。庄家发达也不过这二十年的工夫,能在这里置办一处宅院已经极不容易,听说没少动老本,如今省着点儿也是应该。”
那家铺子点心口味好,楚晓买来孝敬老夫人并无可厚非,只不过别往脸上贴金,十文一斤的点心非得说成花了二两银子,也别踩着楚晴来抬高自己。
每次楚晓端着点心盒子让楚晴尝的时候都会居高临下施舍般道:“五妹妹,一只点心将近百文钱,也就咱这样簪缨之家才能吃得上。”
文氏在旁边叹,“这么贵的点心非得次次买,要买就单给老夫人买一盒也成,还次次记挂着这几个妹妹,真不会过日子。”
楚晓越发矜持,“我倒是想哪天换别家铺子试试,是夫君说祖母吃惯了这口……”
文氏笑得满脸开花,“女婿也是一片孝心,亏得亲家素来大方,换了别人嘴上不说心里难免也会嘀咕。”
母女俩一唱一和,既显摆楚晓孝顺,又显摆庄家富有。
想到此,楚晴笑着问:“伯娘,要不回去时候咱们买上十斤点心?好容易出来趟,总得给祖母表表孝心。”
张口就是十斤。
明氏岂不知楚晴的用意,笑道:“你不怕大姑娘记恨你就成。”
楚晓是家中长孙女,嫁得又好,很得老夫人欢心。
楚晴眸光闪了闪,“想必十文一斤的点心也入不了祖母的眼,那我就少买点自个儿尝尝,给哥哥姐姐们也带点儿。”
明氏但笑不语。
又行了约莫两刻钟,车速渐渐缓下来。
明氏瞧一眼窗外,道:“这是东街,满京都最繁华的地段,沿街两边近百家铺子,就没有不赚钱的。”
“这就是徐嬷嬷说的黄金地段吧?”楚晴叹道。
“黄金地段?”明氏重复遍,“倒是贴切。这儿人流量大,什么都卖得动,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正说着,车夫“吁”一声停了马车。石榴利落地取过帷帽给楚晴戴上。
问秋搬了车凳过来,石榴先扶着明氏下车,接着楚晴扶住问秋的手也下了车。
面前是座两层楼的店面,装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