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部分(第2/4 页)
提供稳定的农民工进场施工,这个事情,却不是小事。
因为在场的这些人当中,认识的劳务分包队伍的确不少,可问题是现在项目部不需要劳务分包队伍,而是农民工,尤其是一些有经验的农民工。
这些农民工的引进,如何保证他们会努力干活,情绪稳定,显得很重要,毕竟这些农民工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各种生活和语言的差距,在施工过程中,难免有所冲突。
在此之前,有劳务分包队伍的老板管理,问题还小一些,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活都不是劳务分包队伍老板的,这些农民工,还会这么听话,显然不太可能。
可舒城却说了,舒城这只劳务分包队伍,会提供稳定的农民工人员,确保标段的施工能正常运转,至于舒城如何确保,众人就不太清楚了。
如此说来,给这只劳务分包队伍一些工程,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让舒城一只劳务分包队伍都不介绍进来,显然不太现实,毕竟舒城可是整个标段的指挥长。
舒城见自己说完,众人都不说话,微微一笑,道:“虽然说我们标段采用的是新的运营模式,可也得一步步来,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暂时来说,每一个项目部,桩基、承台、墩身、水泥搅拌桩、和路基的劳务分包队伍,暂时定一到两个,先不要多,到时候实在干不过来,再想办法!”
这么一块大蛋糕,舒城当然不能独自咽下,不然还真可能引起众人的不满。
“嗯,慢慢摆脱施工队吧!”余淳安点头道。
“这个事情,到时候指挥部招标便是了,不过在我看来,招标的时候,不止要看劳务分包队伍出的单价,还要看劳务分包队伍的综合实力,我觉得,宁愿多花一些钱,也不远招那些干活不利索的劳务队伍!”林小勇建议道。
干了这么多工程,对于林小勇这句话,可谓是深有体会,一些差劲的劳务队伍,给项目部造成的损失,可不是小数目,与此这样,还不如招标的时候,选择一些优秀的施工队进场,项目部也省心不少。(未完待续。)
第四九零章 没这么好欺负!
舒城这个标段,作为第一个沿用新运营模式的施工指挥部,任何事情,都是一个尝试,众人都以以往多年的施工经验,来判断一件事,到底能不能做,会不会成功。
这种经验,是众人在一线施工积累的,而不是纸上谈兵,关吹牛逼得出的结论。
这也是为什么,舒城管辖范围内的员工,都愿意出钱的原因之一,因为众人都很清楚,这种办法的确可行,不然的话,也不可能把家里的积蓄都拿出来,压在舒城身上。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关于项目部工程量分配方面的事情!”一事讨论完之后,接着进入下一件事。
如今时间紧迫,做事不能像以往那样拖沓,之前浪费的钱都是公司的,众人也没多么的在意,现在不同了,大家都恨不得把事情都安排好,加快进度,因为这种事情,耽误一天,对往后的施工,可能都有致命的影响。
这种事情,在工程单位,又不是没有遇到过,而且非常常见。
现在拿下的标段,就是一个长齐铁路八标,28公里,对于如何分配,便是舒城这个指挥长的事情了。
舒城说完,林小勇随即道:“经过这些天的商量,将三项目部的工程量安排如下,一分部,由蔡武蔡经理负责,主要施工小里程到200号墩,其中路基三公里,包括10处涵洞施工,桥梁长度是6。4公里,一共是9。5公里,造价大约在3。2亿。为什么将墩号放在200号墩呢,主要还是考虑到198这座连续梁,由于蔡经理负责的项目,最近的一座连续梁,就是这座,经过商量,决定从这里划分。”
总的来说,蔡武分管的部分,差不多就是三分之一,对于连续梁施工,一共才五座,不能集中在一个项目部,最好的办法是每一个项目部都有。
“二分部项目经理是张天虎张经理,张经理负责的主要是桥梁施工,是从201号桥墩,到500号墩,共9。6公里,其中包括三座连续梁,造价在3。4亿左右,比一分部稍微多一些工程量。对于三分部的范围,就是从501号桥墩桥尾,外加3公里左右的路基施工和剩下的八座涵洞施工,造价在3亿左右。”林小勇介绍道。
对于这些安排,卡控主要还是利用连续梁,二分部和三分部的交界处,便是498墩这个连续梁。
林小勇介绍完,舒城望向众人,开口道:“大家对这种分配有时间意见,可以提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