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页)
毕竟李逸风是子公司副总经理,消息比较灵通。
“还三个月就过年了,今年主要保安全,明年局公司可能会有大单。”李逸风没有隐瞒,随意道。
“什么大单?”蔡武皱眉道。
“我想你们也听说了,铁道部今年批了几条高铁,刚动工呢,明年铁道部的高铁指标更多,有一条正好是经过泰州的,我们公司肯定能接到活,至于那个子公司去干,现在还没有消息。”李逸风透露道。
“如果高铁发展起来,我们这行业,将迎来飞速发展的黄金阶段。”林小勇插了一句道。
“这是必然趋势,今年国家给铁路相关单位的拨款,是去年的一倍,有传闻说,明年在铁路山工地拨款,将是今年是两倍,其中高铁是一项重要指标。”李逸风吃了一口菜道。
“是不是为了应和铁道部的大提速?”蔡武道。
“不错,铁路要大提速,普通铁路很难满足,要么经过改造,而发展高铁,也是一个方面,我觉得未来几年,高铁肯定会大力发展,后劲很足。”李逸风道。
对于李逸风的话,舒城是及其赞同的,后世的实际情况,和李逸风说的几乎是完全相同,我们国家,以十年的时间,走了别人几十年的铁路道路,甚至超越了大部分的国家,走在了众多国家的最前沿。
第五十九章 有可能下放
国内的高铁虽然只用十年,便赶上甚至超越了其他国家,花费的代价却也不小,期间花费了财力,几乎是其他国家铁路的数倍,才有如今辉煌的成绩。
建成的高铁,让国内原本紧张的人力运输,得到了缓解,也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可以说,高铁在国内,有利有弊。
在权衡利弊之后,舒城通过前世的记忆,更是明白,国家的高铁,将来还会跨出国内,走向世界,让全世界人民,都看到我国的成就。
往后的高铁,就像国人的脸面,走向了全世界。
李逸风这样说,任长虹却停了筷子,他望着李逸风,道:“李总你有什么打算?”
在这个地方,李逸风职位虽然最高,年纪上却不及任长虹,很多问题,任长虹的眼光,反而比李逸风更加独到,别人一句话,任长虹便能看出一些很深的问题。
毕竟任长虹也是一步步从技术员爬上去的,他对底层的员工要提升,及其了解。尤其是业绩,可谓深有体会,李逸风作为‘高干’子弟,对这方面的意识并不是特别强。
但并不能说,李逸风就不知道这些是职位提升的关键。尤其在五名副总经理当中,只有他没有管理过工地,就像京官没有地方主政的经验,对他来说,绝对是他的短腿。
这也是为什么,李逸风在子公司的职位,一直派在最后。
“先看看情况吧,我跟胡总提议了,明年看能不能下放到项目部,弥补一些不足。”李逸风道。
胡总,名叫胡祁,便是如今的子公司总经理。
李逸风自己也知道,自己如果要在三年后的选举中胜出,只有在项目部的管理上下功夫,表现出自己的能力,才能突出重围。
像李逸风这种级别的大领导,上层关系都不会弱,哪个没有靠山?没有靠山,他们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如果真要提升,没有业绩,是很难提升的,不想下面项目部的员工,想要提升,只要公司领导一句话,或者项目部经理的一句话,便提了上来。
越是到上层,就像一个金字塔,能往上走的人,越来越少。
位置是有限的,能否上去,有很多的因素在里面。
这个时候,业绩反而起到不小的作用。
“我觉得行,到时候我们全部到李总项目部去干!”蔡武道。
“这个不错,我也想到项目部去。”林小勇也开口道。
林小勇担任总工,年限超过十二万,而在公司担任一名科员,一年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过六万多,而且还没有分红。
经过手术之后,林小勇的咽喉癌,已经好转,他也想到项目部去多挣些钱。
“别太乐观了,如果真有高铁被我们子公司接手,子公司内部,肯定谁都想分这块大肉。”任长虹提醒道。
高铁一旦盈利,业绩将直接记在分管副总和项目经理头上。
现在所有的高铁,都刚刚起步,属于初期阶段,国内还在做试探,对高铁的预算,还没有一个参考,期间的价钱,有很大的浮动空间,这个绝大对数业内人士都清楚,如果这样都还没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