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我行让我上(第1/2 页)
第一百七十一章我行让我上
范弘道这次来到申府,是第三回。他没有在大门处停留,直接被引进去并一直带路到书房。
首辅申时行就在这里接见范弘道,申大公子不知为何也在旁边陪着。这个待遇算是给足了范弘道面子,与上次被冷落在门房天差地别。
不过在申时行心目中,对范弘道实在是无语,还是那句话,从来没见过这样狂野的年轻人。
面见是庙堂大佬,范弘道也不免客套几句:“晚生不幸身陷囹囵,多谢阁老仗义相救,实在感激在心。”
申时行抬手阻止了范弘道继续口头感谢,淡淡的说:“言不由衷的话就不必说了,老夫召你前来,是想询问河东之事。”
范弘道从怀中掏出一封文书,呈上前道:“此乃河东盐池郜察院所写详文,委托晚生送至阁老处。”
申时行收了文书,简单看了几眼,放在桌案上。然后又问范弘道:“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范弘道暗暗吐槽,这真是典型的大佬问话方式。反正就是这几种:你还有什么要说的?你还有什么想法?你还有什么要求?
遇到心理素质一般的人,在对方高等气场笼罩下,很容易就答出“我没什么要说的”这样令人追悔莫及的话。这就叫一失言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那些上位者最喜欢这样的回答。
当然,也会有人自我安慰说来日方长,不要太急功近利,要给大佬留下良好印象,然后将来以求长远。但是大多数事实会证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为了出人头地,范弘道具有强烈的“索要报酬”意识,当然不会犯这个傻,平白无故的为了“谦逊风度”就将自己应得的东西推出去。
但是如何回答也是有讲究的,也不宜太过于直白,容易引发反感。
于是范弘道旁敲侧击的答道:“先前跟随郜御史离京时,有人曾经承诺,只要晚生在河东能立下功绩,就有朝中阁部举荐在下入国子监读书,肄业便可直接参加会试。
晚生自思还算兢兢业业,也做了一点微末业绩,为朝廷挽回了盐税流失,不知在阁老眼中,能否达到这个举荐入监的标准?”
站在申时行的角度而言,范弘道当然是立功了,而且是超乎了想象的大功,还能有什么比弄死张四维更大的功劳?
其实申首辅不太想承认这算业绩,但最令他蛋疼的是,朝野上下庸俗的阴谋论者实在太多了,都觉得范弘道这员先锋为他申首辅立下了汗马功劳。
申首辅对这种观点是很抗拒的,显得他好像是一个阴谋家似的,而范弘道就是阴谋的执行者。
申首辅不太喜欢这样的形象。前日他故意冷落范弘道,未免也不是存了几分撇清自己的心思。
可是没想到这范弘道花样百出,硬要贴着自己,像是狗皮膏药一般甩不掉。只怕此时在别人心目中,范弘道所作所为都是他的指使。
尤其范弘道是在兵马司的折腾,以及他对李植的咄咄逼人,更是加深了别人的这种印象。
按下这种深深的无力感,申首辅考虑起眼前更现实的问题。
无论是从人情世故角度,还是赏罚分明角度,国子监监生的资格应该给范弘道。如果不给,那就是自己刻薄寡恩。但是又要敲打一下范弘道,免得范弘道继续不知天高地厚。
于是申首辅便告诫范弘道说:“国子监乃古之太学也,不但是传经受教之地,更是修身养性之所。坐监读书,须得磨去浮躁骄狂之气,成就君子之身。”
这话明里是说国子监读书之事,暗里却是对范弘道的警告。
范弘道笑了笑,“成就君子之身,可镇奸邪否?”
申首辅答道:“自然可以。”
范弘道又笑道:“如今朝中多有奸邪,为何不见君子镇压?”
申首辅当然不能说朝中没有君子,只能反问道:“你说谁是奸邪?”
范弘道立刻再次问道:“光禄寺少卿李植算不算奸邪?”
不等申首辅回答,范弘道自问自答说:“李植此人逢迎媚上,结党营私,构陷忠良,多有祸乱朝纲之举,这样的人不是奸邪,谁是奸邪?”
申首辅还能说什么,他也不可能替李植辩解。范弘道最后又说:“如此奸邪盘踞庙堂,妄称当红,为何不见君子挺身而出?”
别说申首辅,连申用懋都听出来了,范弘道这是拐着弯责怪父亲大人妥协,暗暗表达不满。
毕竟范弘道先前制造出了很好的情势,父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