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公成全。”
“泰儿休得胡言。”刘焉有点急了,好不容易把刘泰找回来,如果放他去战场,那可就不知何年何月再相聚了。
“君郎啊,人各有志,吾观刘二公子,听闻卢老将军言道战场之时,二公子神情振奋,想来二公子也是非常之希望,能上战场为国家建功立业啊。”一位身着黑袍的老者,笑呵呵的出声说道。
“景升啊,哎…。”刘焉心中本就希望刘泰从军,自然不会多加阻止,只不过有点不舍罢了,见得刘表做和事老,也就借坡下驴,不再阻拦。
“既然君郎不再反对,那老朽明日早朝就将泰儿荐与陛下,前往北疆战场如何?”卢植笑呵呵的说道。
“哎,好吧,好吧,北疆近来无战事,泰儿前往北疆千万不可过于深入蛮夷之地,自身安危当以为重啊。”刘焉爱子心切,见刘泰真的欢喜也不劝阻,勉强的点了点头说道。
坐在那儿的卢植,听得刘焉言北疆无战事之时,嘴角挂起一丝奇异的笑容,不过也并未多言。
“来,泰儿,此乃你叔父刘表刘景升,乃八骏之一,名扬海内,日后当多加亲近。”
“见过叔父。”刘泰看了一眼刘表,随后躬身行礼道,虽然刘表日后乃是一方封疆大吏,但如今也不过是个普通的汉室宗亲罢了,也不好多加亲近。
“此乃袁隗,袁次阳…。”
“见过袁大人”
“此乃陶谦,陶公祖…”
“见过陶大人”
“此乃郑玄,郑康成…。”
“见过郑大师…。”
“此乃王允,王子师…。”
“见过王大人…”
“此乃马日蝉…。”
“见过马大人…”
“此乃张温…。”
“见过…。”
半个时辰后,口干舌燥的刘泰终于回到座位,至于下面这帮名人,也是一个个认过了,几乎刘泰耳目能祥的大臣,除了曹操,袁绍小一辈外,全部都到场了,可谓一场小朝会啊。
“刘公子不日将赴北疆,不如君郎为其定下一婚如何?也好让二公子在北疆有个盼头啊。”当朝太傅,三公之一的袁隗,笑呵呵的出声说道。
“次阳此言甚妙,不过吾家小琰儿如今出世不过三载,哎…。”爱起哄,脾气又臭的蔡邕一脸郁闷的说道,虽然蔡邕看上去脾气耿直,不爱绕弯子,但能坐在这里的,哪几个不是老狐狸?
“三岁又如何?刘公子不也才十二三岁吗,老朽看啊,正是最为合适。”陶谦这个老好人在旁起哄道。
第九章 鲜卑寇边
听得蔡琰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女人,刘泰顿时两眼发光,就差口水流出来了,一脸期盼的看着刘焉,就差自己出口应下了。
刘焉发现刘泰的目光,虽然奇怪刘泰为何如此性急,但既然刘泰自己不反对,蔡家又是书香门第,自己有什么好反对的?
“好,伯楷兄,既然如此,这门亲事就定下了如何?”刘焉哈哈大笑一声,牵着刘泰的手,来到蔡邕面前说道。
蔡邕苦笑的摇了摇头,眼珠一转,随即嘿嘿一笑对着刘焉说道:“应下不难,但我蔡家乃书香门第,若为我蔡家之婿,诗词书画自然不能差,当然蔡某也不为难二公子,既然过些时日二公子便要前往北疆,只要能做出一首军诗如何?”
一旁听着的陶谦众人顿时不满,只见陶谦手拿酒杯,微微一笑说道:“伯楷兄,二公子失心半载,在场的众位同僚谁人不知?不说诗词歌赋,连父母弟妹,二公子怕都是忘的干干净净,伯楷兄这不是为难人吗?”
站在刘焉身旁的刘泰,见得陶谦众人为自己说情,对着陶谦众人感激一笑,随后大步向前大声说道:“众位叔伯,泰虽不才,但诗词歌赋还是勉强可以应付,待泰细想一番。”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刘泰想尽了脑汁,终于念出了一首古代关于战争的名诗,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又有多少人会去了解诗词?
“好,好一个誓扫匈奴不顾身!”坐在左首的卢植哈哈大笑,站起身来,对着刘泰一敬道:“二公子学究天人,此杯,植为吾大汉边疆数十万浴血疆场的将士们敬你一杯。”
“同饮,同饮。”刘泰也是附和一笑。
皇宫
洛阳南宫是皇帝及群僚朝贺议政的地方。建筑布局整齐有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