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佛听到有些地方觉得可以点头,听到有些地方只能摇头。点头表示赞同神光讲的观点,摇头表示对神光讲的观点不赞同。因为对佛学的认识与其有分歧意见,本佛便主动让步,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
江面上无船只,江边有一老人在卖一捆芦苇,本佛向他要了一根芦苇,老人递给了本佛。
本佛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及至江边,我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本佛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本佛心里甚是喜爱这枝芦苇,但无法将其携带于身边,便掷之于长江边,让它繁衍生息。本佛为了这根芦苇,另外创造出一门轻功心法,就名之为一苇渡江,此身法虽为芦苇而创,但是佛门弟子可依此更加迅速的传教佛学。
容诚看了看心法,发现他的厉害之处在于:每当跃起时,脚下会出现一条长长的银白色的真气线,脚尖在真气线上借势一踮,可如风如闪电般飞快移动。
第四章 风云涌1
观音又笑对容诚道:“这几本经书,你看怎么样啊?”容诚心里十分感激,跪下谢道:“经书都很好,阐述了一些佛学精义,也阐明了一些精妙武学。容诚在这里万分感谢大仙您。”观音便道:“既是如此,你到外面去好好习练吧。去吧。”
这时已到了下午时分,容诚带着三本经书,走出了观音阁,这个名字是容诚刚给它起的,观音居住的阁楼,不叫观音阁的话,还能叫什么哦。他来到山谷里,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开始研习拈花指法和一苇渡江心法。
拈花指法是一门高深的武学,需要有深厚的内功才能修习。容诚立即一拍头,好像没有内功秘籍啊。他暗想:观音娘娘啊,您怎么不再送我一本学习内功的经书啊,比如说“易筋经”,或者是“金刚不坏神功”,那该有多好,现在我该怎么办呢?无本之木、无根之草又有何用?
容诚望了望手上,还有一本金刚经的,不由想到:不会金刚经上还有武功吧,于是他翻到金刚经上,把前面所有的经书都翻完,果然有“达摩神功”修炼心诀,序章上写着:修炼达摩神功,可使佛门弟子心志变的刚毅坚强,如同精钢打造的金刚一样,故本佛将其手书在金刚经末尾,望弟子们好生修行。容诚心里高兴的想道:这下好了,原来观音娘娘忘记跟我说一声了,不过也是,自己不会好好看么。拈花指法和一苇渡江心法不都是自己发现的么,只不过它们前面没有什么内容遮掩呗。
这时,他听到嬉笑声,往声音处一看,原来有两个小孩子在另一座峡谷里放风筝,他们来到离容诚不远处时,他看见这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俱是精雕细琢的模样,大大又圆圆的眼睛里充满了灵气,想来是观音跟前的金童玉女,真是人见人爱,因此说,容诚认为那个美妇是观音娘娘是完全猜对了。
修炼达摩神功的时候到了。容诚身体倾倒,一只手手掌心按在地上,另外一只手手掌心斜朝天上,这正是要吸收天地灵气啊,天地灵气汇聚于丹田后,沿着经脉运行,运行了一周天就是完成一次,运行时同样有天地灵气涌入气海。如此循环往复,内息将越来越强。内功的层次要提升,其实就是内息要加强。
容诚运行了一会儿后,突然丹田一热,好像有一股尘封多年的内息复活了,这股内息带动达摩神功飞快的运行着,不一会儿就达到了第一层,容诚知道时间紧迫,不敢休息,继续修炼,同样,那股原有的内息再次发挥作用,让达摩神功迅速到了第二层。
容诚暗暗诧异:这个时代的容诚竟然修习过高深的武学,但是据二虎三虎所说,他的爹娘都是通安县大鹏村的农民,而且已经都过背了,怎么会教他武功呢;还有,我的意识已经融合了他的意识,可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啊!再说,为什么又会后来不练,内息封闭起来呢?哎,不管了,赶快练啊赶快练,练好之后好回去。
于是,容诚兴奋万分的修炼着,到天有点黑时,他已经到达了第六层,离最高层第九层已不远了。这时,观音走出了房屋,手向上轻轻一托,顿时,谷中一片光明,她平静的对容诚说道:“你的名字是容诚吧。容诚,该你回去了。”
容诚连忙作揖行礼,说道:“谢谢观音娘娘点化小生,容诚这就向大仙告辞。”观音听了不由微笑道:“容诚,你猜的很对,本仙没有看错,你是个聪明之人。”容诚转身往外面走去。忽然,观音慈祥而威严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容诚,你停一停。”
容诚回过身来,一揖道:“观音娘娘有和吩咐?”观音庄严的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