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后腾云驾雾,游之于四海了。
这天严宏昌赶往上海,被安排住在华东政法学院留学生楼。在王振民教授那儿,严宏昌才清楚,这个研讨会,源起于上海六个大学生,带头人叫毛来,早年辞职下海,办起上海主人印刷厂;小岗村的“大包干”进了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也先后出现了许多私人商业网点。前些日子,上海主人印刷厂和上海所有的私人商业网点一样,都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无一例外地被上海市工商局吊销了营业执照。这事在上海,乃至在全国,都掀起了轩然大波。上海社科院和有关方面于是组织了这次研讨会,其实,它只是正在席卷全国的姓“资”姓“社”大讨论中的一部分。而作为这场争论的“源头”,小岗村大包干的带头人严宏昌,当然也就在被邀之列了。
研讨会的级别很高,但会上的发言各执一词,并且言辞激烈,这使得严宏昌见识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他是应邀者中唯一的一个农民,却丝毫没有一点怯色,显然这得益于他多年作为小岗村与社会各界沟通的“外交代表”,介绍“小岗村大包干事件”的民间发言人,场面上也是久经历练了。他发现许多人在抨击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私人商业网点时,都联系到了中国农村出现的“家庭联产经营”,而且都被说成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他当然接受不了,就主动要求发言。他说,今天许多专家在这里就农村中的家庭承包经营是姓“资”还是姓“社”,争论不休,其实早在十年前,中央就已经说得很清楚:这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措施”,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并不可怕。”一九八二年一月一日开始的中央第一个“一号文件”,就已经明确地指出:包括我们小岗村大包干到户在内的,“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 。。
住上了大房子(2)
严宏昌的口才早已是上乘了,他的发言又是有理有据,而且旗帜鲜明。他说:“农村中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都不可怕,上海的私人商业网点和个体性质的主人印刷厂,就那么可怕?就一定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我认为这是自欺欺人,耸人听闻!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应该是一样的道理,这就是,只要群众欢迎,对群众有利,群众希望他们存在,就应该支持,强行吊销他们的执照,这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最后,他坦率直言:“我不客气地说,把个体经济看作资本主义性质,这是你们站错了立场上,个体经济的发展,与国有利,与民有益,不容许它的存在与发展,是绝对错误的!”
严宏昌的发言,引起强烈的反响,有人问他:“你毕业于哪个大学?什么专业?”
严宏昌幽默地笑道:“中国农村大学地球系,正在学习。”
当天晚上,上海广播电台和上海电视台,以及上海一些报纸,都将研讨会召开的新闻,以及严宏昌在会上的发言作了及时报道。
会开到第三天,上海市人大主任葛修璐和上海市经委主任汪其,都出席了会议。二人握着严宏昌的手,高兴地说:“你就是小岗村的严宏昌?”招呼他坐到前排去,并请他再作一个发言。严宏昌也没推辞,爽快地又向大家报告了小岗村所以闹起包干到户的原因,和这场改革给小岗人带来的变化。他结合自身的体会,把话题引入到上海市工商局对个体经济所采取的错误的做法,指出这种做法是违背了群众的意愿,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也是不符合今天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时代大趋势。
他一口气讲了半个小时。就如此严肃的课题,慷慨激昂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平生还是第一次。他甚至对自己的勇气,以及口才,也暗下感到几分惊奇。他的发言反响之大,更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
会场上的气氛相当热烈,有人竟当场拉出了大幅标语:“强烈要求恢复上海主人印刷厂!”散会后,由上海一家仪表厂党支部书记辞职下海、领着学友创办主人印刷厂的毛来,开车把他接去看厂,当时的工厂,还正在被封。
第四天,严宏昌被请上了主席台,大会安排他同上海市工商局长直接对话。
这个对话,被上海媒体看作“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同上海“吊销事件”主政者一场面对面的交锋。
工商局长首先强调:上海是一座大都市,是社会主义的大都市,决不能允许像私人商业网点和像主人印刷厂这样的资本主义产物,在上海蔓延;取缔并吊销他们的营业执照,是必要的,也是无可非议的,这是为了维护上海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