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页)
他挑的人选,“冯……颖?”开头就是十三岁的孩子,她开始怀疑自己所托非人。
“有两个非他不可的理由。第一,镇北国公府现在的景况虽不比往前,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冯家在军队的影响力在三代之内还不可能消失,尤其是北方。所以若要制约跋羽煌,冯颖是关键。而第二嘛,冯家与平安郡王关系甚深,虽没参加平安之乱,但也脱不掉干系。皇上既用怀柔政策安抚了平安郡王和安家,自然没有漏了镇北国公府的道理。”
明泉深深看他一眼道:“斐帝师似乎成竹在胸?”
“小有见解罢了。”
“说来听听。”
“冯颖背后虽连着军心,但却养不起他们。”
明泉挑眉,“你指孙化吉?不对,你是指沈儒良。”
“皇上英明。户部现在许多官员都沈大人的门生故旧,连孙尚书也不例外。”
明泉提笔在冯颖和沈雁鸣的名字上勾了一笔,“看来连相的侄子和蔺郡王的外甥也是非选不可咯?”
“非也,”斐旭摆手,“这两个是决不可选!”�
她怔住,“原因?”
“请问皇上,为何皇夫之位如此重要?”
明泉眼睛微眯,“你探朕口风?”
斐旭叹息着笑道:“何需探呢,皇上的所作所为早已一目了然。我记得前朝也有女皇先例,而且其皇夫还位居百官之上,日日临朝听政,职权甚至高于历代摄政王。夫妻同心,开创了太平盛世。皇上……想循此例吧。”
“怎能同比。前朝那位皇夫从小培养,与女皇青梅竹马,感情深笃。朕可是临危授命啊。”她皮笑肉不笑。
“但我朝有安莲啊。”他不紧不慢道。
明泉脑海中骤然闯入那个白衣胜雪的飘然身姿,耳根微微发红。
“皇上,不也有此打算了吗?”
她猛地一省,刚好对上斐旭暧昧的笑容,心情狂跌数丈,“朕问的是为何不能选连相的侄子和蔺郡王的外甥!”
“答案我已经说了。”他摇摇头,“一山不容二虎。先皇为何遗命立安莲为皇夫?为的是制衡连相与蔺郡王的势力。安莲乃安老相爷爱子,疼若至宝,他若站在你这边,至少立于不败之地!试问,若连相和蔺郡王在宫中也安插了人,结果又会如何?”
必定拼命拉安莲下马!明泉立刻想通了。
“连相与蔺郡王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们都只提旁系,为的是免皇上为难啊。”
明泉打量他数眼,怀疑道:“斐帝师不是向来喜欢说话留半句,从不尽释疑吗?今日怎么如此反常?”
“皇上若觉得有用,可得多记着点好啊。”斐旭向她挑挑眉。
“等慕流星来了,朕会视情节而还的。”她打个太极,“冯颖、沈雁鸣……这一下可占去两个名额了。”
“六个名额的确捉襟见肘,”斐旭轻轻敲着脑袋,“再两个,皇上得自己斟酌。王越,雍州盐运使之侄,官是小了点,不过他的父亲可是大宣首富,王四海。”
“朕以为孙尚书更愿意朕抄他的家,好充实国库。”明泉笑道。
斐旭知道她没放心上,又道:“王四海主要经营河运、粮行、钱庄、客栈和茶叶,在各国都有分号,可说是富有四海。孙大人就算想抄,只怕也是有心无力。因为王家一动荡,天下十年荒。”
明泉皱眉,“这么夸张?”
“这还是得抄得着的情况下。”
她提笔在王越名字旁圈了圈,“这名册背后可真是汇集整个大宣的风云人物了。”
“所以六个名额的确是少了点。”
她捩嘴假笑,“朕还可以再少一点。”
“那孟子檀和安凤坡只能留一个了。”
明泉脸色一变,“你说谁?安凤坡?!樊州巡抚安凤坡?”
斐旭淡然道:“再过几天,就应该收到他的弹劾折子了。”
明泉稍稍平复下心情,思索道:“难道是连相……不可能。会是谁?”谁会把一个巡抚拉下马,让他入宫作个不见天日的妃子?
斐旭支头看着外头的冬景,喃喃道:“今年,怎么还不下雪?”
阳光熠熠,特别神采飞扬。
青石地被照得花白。直看,刺眼得疼。
许久,明泉眉头微展,目露肯定道:“是安老相爷。”
斐旭回头,“何以见得?”
明泉冷笑道:“安莲先下狱后进宫,安家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