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页)
军围困起来,王超、桑赞不但不去救援,反而脚底抹油一溜烟儿地跑了。结果王继忠几经拼杀,终不能杀透数十重的包围,他和部下都遍身伤痕,力尽被俘。
王继忠是赵恒还是王子时的旧属,赵恒开始得到的消息是他战死了,在悲伤之余,“追封”他为大同军节度使,把他的四个儿子也都封了官。
谁知王继忠在辽国活得好好的,还很被器重。
为活着的人开追悼会,追赠官职,这样的“殊荣”后来明朝的洪承畴也享受过,至于在离我们最近的那场国共大厮杀中,给活人搞这一套就更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洪承畴的命不好,明朝骂他是叛逆,清朝把他写进了贰臣传,两头不是人,但王继忠不是洪承畴,他后来居然成了宋辽两方共同的红人。
来自北方的压力,终于在景德元年(1004)达到了极点,辽军在萧太后和辽圣宗的亲自率领下,一路杀到黄河岸边,虎视大宋的都城东京汴梁。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宋辽刀兵相见的最后碰撞!
梳理国家(1)
赵恒这个皇帝不好当。
虽然宋太祖赵匡胤也总喜欢说“皇帝不好当啊”之类的话,其实那是在提醒自己,不要重蹈短命五代的覆辙。
只有到赵恒时,这个皇帝才真的不好当了。前两任皇帝都功勋卓著,赵匡胤建立宋朝,平灭了南唐后蜀等一大堆割据势力,赵光义虽然两次败给辽国,可也有收服吴越、漳泉,击灭北汉的大功业。
宋真宗赵恒赵恒不行,他是实实在在靠祖上的余荫才当上皇帝的,因此他只有兢兢业业地去治理好国家,才会获得应有的威望。
当然,即便是最昏庸的皇帝,也一定有人高呼“圣主”、“英明”,但那种一边高呼一边伸手讨赏的话,稍微有些头脑的人都不会相信。
赵恒继位并不是风平浪静的,外戚和宦官几乎成功地上演了一场宫廷政变。
赵光义病重期间,他的皇后就和宦官王继恩等谋划拥立被废的元佐为帝。这两个人都不简单,李皇后是赵匡胤心腹李处耘的女儿,王继恩在赵光义继位时立有大功,当初赵匡胤死后传召进宫的本应是赵德昭,结果王继恩却把赵光义给找来了。
赵光义对拥戴有功的王继恩信任有加,平定李顺起义时,就委派这个宦官统领大军,剿灭起义队伍,后他又纵容军士掳掠妇女、强抢财物,并以杀戮为乐,很难说是个良善之辈。
李皇后不知道为什么不喜欢太子赵恒,王继恩则是想再拥戴个皇帝,自己好邀功固宠。他们联合了李皇后的哥哥殿前都指挥使李继隆,还有参知政事李昌龄、翰林学士胡旦,准备赵光义去世后就把得了精神病的元佐扶上帝位。
他们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最终会被宰相吕端坏了好事。
吕端被当时的一些人视为“糊涂”,赵光义当初也没有重视他,说他“不过能吃肉喝酒罢了”,后经寇准多次力荐,才发现吕端为人稳重镇静,又重新评价道:“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并任用已经六十一岁的吕端为相。
至道三年三月,赵光义去世,李皇后派王继恩召吕端入内议事,吕端已经知道赵光义病情危机,此时见并不宣召太子,断定事情有变。在这等大事上,吕端处置起来果然有章有法,他先把王继恩反锁在屋子里控制起来,然后一面派人去请太子,一面进宫见李皇后。
李皇后提出“立长”,也就是要立元佐,吕端表示不同意:“先帝册立太子,就是为了今日之事。先帝刚刚去世,怎么能这么快就违背先帝的决定?”
当太子赵恒已经坐在龙椅上准备接受群臣的朝拜时,吕端还不放心,到了殿上卷起帘子,看清了才下拜行君臣之礼。
赵恒继位后,马上将李继隆加使相的荣誉头衔派出去镇守陈州,算是给了已经变成了太后的李氏面子。其他的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李昌龄被贬为忠武军司马;胡旦被开除官职,成了一介平民,流放到了浔州;王继恩则被没收财产,流放到均州看管了起来,两年后死去。
这次政变没有成功,实在是大宋百姓的福气。政变表面上看不过是换了个人当皇帝而已,实际上外戚和宦官借助“拥戴”皇帝之机参与权力结构,在精神病皇帝的朝廷里,谁敢保证将来不会出现“跋扈将军”梁冀或“老奴做主”的李辅国之流的人物呢?
外戚和宦官,在中国历史上历来就是搅局的角色,汉末动乱、唐末风云都闪现着他们的身影。
赵恒在继位之初的表现很是厚道,不仅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