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占据江汉一隅三州的南平,有占据湖南十四州的武平,有据有两川、汉中四十六州的后蜀,有据有岭南六十州的南汉,还有据有江淮地区的南唐,据有两浙地区的吴越等割据政权。
也就是说,赵匡胤费尽心力从孤儿寡母手中弄来的江山,也就是中原这一小块。
虽然列国环绕,但与这些列国比起来,宋朝还是最强大的,这时的形势,很像战国时的秦与六国的状态。
这要感谢后周的两任皇帝——郭威和柴荣励精图治、开疆辟土,使国力有了很大的增长,那些割据势力纷纷称臣。宋太祖赵匡胤代后周,继承的不仅仅是国土范围,还有丰厚的政治遗产。
除了辽,宋最强大的对手就是南唐,可南唐早就被柴荣给打怕了,对继承了后周遗产的宋也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异动,这就给了赵匡胤积聚力量、调兵遣将的时间。
本来赵匡胤的意思是先把北汉灭了,然后再荡平南方,但文武官员都不赞成先攻北汉,他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最终作出这个决定是在一个雪夜,赵匡胤和三弟光义微服摸黑来到了赵普的家里,他是要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听听自己这位首席智囊的见解。
寒风夹杂着雪花飘落,君臣三人在屋子里吃烤肉喝烧酒,谈论着天下大事。赵匡胤说:“我看,还是先拿下北汉。”
赵普却说:“北汉扼守着西和北面,减少了我们不小的压力,要是先收取了北汉,所有的问题就要我国独自承担,所以不如先把南面的小国平定了,再回头收拾北汉,那时它一个弹丸之地,还能兴什么风浪?”
赵匡胤笑了,说:“我也是这样想的,刚才不过是试试你罢了。”
赵普分析得有道理,这些道理赵匡胤也不是不懂,可他还是有和北汉和辽碰碰的欲望,只不过还在犹豫,听了赵普的分析,才收起了这个心思。
当上了皇帝,连“忠厚”的赵匡胤也开始变得虚荣起来,这就是权力和地位的魔力吗?
当时南方各国的皇帝王爷都是昏庸的主,才干不行也就算了,还个个都骄奢淫逸,没有一个是赵匡胤的对手,这也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吧。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国策定了下来,在削平南方之前,赵匡胤对辽和北汉采取了守势,选派宿将率领重兵镇守北部要点,并对来犯之敌适当反击。同时与契丹互派使臣发展关系,力图保持北方战线的暂时安定,剩下的就是等待最好的时机了。
机会很快就来了,而且还是自己送上门来的,撞到枪口上的是割据湖南的武平周氏势力。
占据湖南的武平节度使周行逢,拥有今湖南及广西部分地区,他在南方那些统治者中算是最出色的了,不仅尽心尽力地治理这片地盘,法令也没有那么苛刻,百姓过得还说得过去。但周行逢最大的毛病是猜忌心极重,只要谁让他起了疑心,就等着掉脑袋吧。
建隆三年(962)九月周行逢病死,继承他权力的是他年仅十一岁的幼子周保权,这和后周柴荣死时的局面一样。
周行逢也知道在自己死后必然会有变故,就在临死前说:“和我同时起兵的有十个人,已经有九个被杀掉了,只剩下衡州(湖南衡阳)刺史张文表,在我死后他必然叛乱。”他嘱咐派杨师��ヌ址ィ�ち耸裁炊己盟担�绻�虬芰耍�腿ス樗乘纬��蛭�钥镓坊故呛苋屎竦模�谒�氖窒绿稚�钤趺匆脖缺慌丫�甭镜暮谩�
要说周行逢的判断还真准,张文表听到周保权继承了权力,就怒发冲冠了:“我和周行逢在贫贱时一同打天下,现在他死了,却让我去侍奉一个黄毛小儿。老子不干!”
表面上看好像张文表是条汉子,为自己的尊严连老战友的交情也不顾了。其实,满不是那回事,他想的是像赵匡胤那样,从孤儿寡母的手中攫取权力。
这就是五代时的真实写照,人们抓住一切机会追逐着权势,道义在那个年代只是一个美丽的口号而已。
张文表让军士都穿上白服装,好像是奔丧的样子,发兵直扑朗州。路过行军司马廖简镇守的潭州(湖南长沙)时,廖简已发现不对劲儿了,可他一向没瞧得起张文表,照样坐在府里大开宴席,有人提醒他要做好准备时,他竟说:“张文表到来之日,就是我擒他之时,没什么好担心的。”
结果一点儿也不出人们的意料,等张文表率军进入潭州时,廖简已经醉得连弓都拿不起来了,只会坐在地上破口大骂,被张文表轻而易举地摘去了首级。
得知张文表叛乱的消息,朗州城里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