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风暴前夜(第2/5 页)
出征所统辖的舰队番号就可以看出端倪,而他的老对手席特雷本部长早年攻打伊泽伦要塞的时候,所率领的舰队班底与之相比可谓泾渭分明。
正是因为军中各派势力这种盘根错节的关系,能在期间游走自如的格林希尔上将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罗伯斯元帅和席特雷本部长都对他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平心而论,在担任参谋总长的漫长时间里,格林希尔上将力挽狂澜的表现次数并不是太多,但其深厚的军中人脉让其地位稳固如山。不论是宇宙舰队司令还是统合作战本部长,缺了格林希尔上将的支持都会导致运转不灵。这次大远征的惨败使得同盟军的现役军官大量战死,军中人事关系网可谓一夜之间发生了大地震,原有的格局荡然无存。格林希尔上将从参谋总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与其说是为战败负起责任,不如说是可供其纵横捭阖的土壤已经大大缩水了。
目前的四支主力舰队中,辛达和杨威利如果结成同盟,立即就可以形成新的军中派系,对内稳稳压制住原有的旧派系,对外则可以对海尼森的最高权力者形成威胁。这样的情况显然是议长大人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杨威利长期以来并没有能够得到特留尼西特议长的青睐,因此拉拢同盟双星里剩余的一人就成为了必选的码格。前期全力强化驻守伊泽伦的第十三舰队而对第三舰队的重建支持力度不大,极有可能是为了引起辛达对杨威利的不满;而现阶段的反其道而行之,则显然是想让杨舰队上下对远在仙德拉行星的第三舰队好感度减低。
辛达意外的发现自己在揣度政客的平衡之术方面头脑非常清醒。虽然很不喜欢这种目的明显的制衡手段,但是辛达并不准备旗帜鲜明的与之对抗。人类社会的不同阶段总是会有不同旋律的主流力量在左右时局的发展方向,顺着大势达到自己的目的才是智者,逆潮流而动的或许是勇者,但那不是辛达的风格。
对于辛达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第三舰队的重建。政府高层目前的态度非常有利于重建工作的开展,至于背后包含的用意,辛达不认为那能够左右自己的意志。想让第三舰队恢复到大远征前的战力,没有一年以上的时间是不够的。目前第三舰队的舰船数和人员都是同盟军主力舰队里最少的,从牌面上看,战力最弱的标签似乎不可避免。驻守伊泽伦要塞的第十三舰队,舰船数几乎达到了第三舰队的两倍。其余的第一和第十一舰队,也比第三舰队多出了整整一个分舰队的兵力。
当然在辛达自己的估算里,第三舰队绝不是主力舰队里敬陪末席的。即使是同盟一侧的友军,也不曾在实战环境下真正体会过第三舰队恐怖的战力。事实上对于第三舰队的评估,帝国军方面的几位提督或许感受更为贴近实际一些。
会议还讨论了关于从放还战俘里补充人员的计划。超过200万的放还人员在给同盟的政客们带来选票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这些回归人员都获得了政府方面发放的经济补偿,按理说短时间内生活是不成问题的。然而长期被关押人员的回归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是深刻而复杂的。例如一位被关押已经长达十年的同盟军战俘在回家后发现,自己的妻子已经另外组建了家庭,原因是之前政府发给家属的失踪通知书时限已经超过2年——即是被认定为死亡了。像这样有家难回的情况绝非个案,由此引发的家庭矛盾乃至刑事案件也是时有报道。
有鉴于此,人力资源委员长路易·荷旺提出了合理分流放还人员的提案。先对放还人员进行身体状况和能力方面的检测,然后再安排合理的工作岗位。然而这项议案在最高评议会提出之后,却遭到了国防委员长尼古拉的异议。尼古拉委员长认为,这些放还人员的首选安置方向理所应当是军队。
在特留尼西特议长有意无意的默许之下,最高评议会就这个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吵,结果是直到放还人员踏上同盟的大地之后,还是没有吵出任何的结果。
针对这个现状,辛达决定向统合作战本部提出建议。由军部对放还人员发出征召令,先行招募他们中愿意回归军队的人员。对应招人员进行身体检测,身体合格者按其原先所服役的军种补充进现役军队。身体不合格者由政府出资对其进行康复治疗,恢复健康后再调入现役部队。
光是第三舰队就可以消化这些老兵的很大一部分,至于愿意投身社会工作的部分,政府另外安置就是——当前社会各工种的人力缺口都很大。当然这就不是辛达应该关心的问题了。
这项建议经过讨论之后,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同意。于是本次会议的最后一项议题也完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