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一办法,维持和平和掌握自己命运的唯一办法,就是美国在世界上继续维持其领导地位。”2006年1月布什在联大的演讲。
在众多崛起国家中只有一个能用一种近乎神奇的方式在国际舞台上演绎传奇,这就是中国。共产主义的、被指责为“专制”的、无神论的中国最终将被西方阵营赋予一个新的意义:在西方阵营中,国家间的团结由于缺少核心目标而备受侵蚀。走向支离破碎的社会贪婪地寻找着新的信仰(现存宗教、千禧年团体、疯狂消费、种族主义等),到处都是金钱至上。西方政治家也愈无法使人们看到新的前景,无力应对经济与社会的挑战(失业、老龄化、工业变革等),这些挑战不断增加并需要这个社会深层次的改革。中国最终将扮演的,就是替罪羊的角色。
近几年来,一种猜测、披露中国“意图”的气氛在西方世界被别有用心地传播开来,在美国和法国尤其如此。人们发现,为了向世人展示中国的现状,一些情况被越来越多地重新提起,譬如非法器官移植,向死刑犯家属收取子弹费,中国工人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被迫一天工作15个小时,国有企业职工的下岗,地方官员贪污*,以及标志着中国暗藏野心的军费预算问题等,将其普遍化就升级成了“分析”。
从中美之间长期的核战争威胁到由于中国对象牙的需求而导致非洲大象消失的问题,媒体每周都会给人们带来对中国的批评,并向人们揭露这个崛起中的超级大国对整个世界格局的稳定造成的威胁。从理查德·伯恩斯坦和罗斯·门罗1997年出版的那本著名的《与中国即将发生的冲突》到记者菲利浦·科恩的《中国会成为我们的噩梦吗?》,以及菲利普·马斯奈的《疯狂的中国》,一些相关著作的标题变得令人咋舌,并铺天盖地出现在书店的书架上。
逐渐崛起的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发达国家因为不断增长的贸易逆差而变得脆弱,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与中国不是互补而是竞争关系,尤其是2005年关于纺织工业的分歧,使得中国与一些国家之间的火药味更浓了。这些国家既包括那些由于赤字增长显得脆弱不堪的发达国家,也包括那些与中国经济相互竞争的发展中国家。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前 言(4)
诚然,这些作者都触及了那些当代中国有关失业、*、司法机关的软弱或*的现实问题,也谈到了另外一些值得探讨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或者中国长期的战略野心),但是,通常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却是依据对意识形态(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考量,或者受美国对于国际关系看法(重视经济,社会自由主义,从实质上推进议会*制,将对*的定义作为战略威慑的基础手段等)的影响。
但是,这种视觉偏差随着奥运会在中国举行而在2008年达到了最大。这个能以拒绝参加奥运开幕式作要挟,强迫中国领导人做出让步的好机会不容错过。这样做的目的(也许有时是不知不觉的)旨在提示陷入经济衰退的美国和欧洲:中国好得令人无法忍受的经济不会为她打开通往强国的大门;她还没能力抵制西方的压力;说到底,19世纪还没有结束。国际价值观仍然掌握在西方手里,西方仍然可以为所欲为地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从“苏丹问题”到中国玩具的质量,从缅甸问题到“西藏问题”,这都为掀起持续反华浪潮提供了很好借口。从“种族灭绝的奥运会”到CNN主持人的言辞,用语恶毒无所不用其极。在欧洲和美国,譬如说对犹太人使用这样的恶毒语言,都将受到司法干预,会因煽动种族仇恨而受到惩罚。为什么用在中国身上的这些恶毒言语却能得到司法和公众的宽容,为什么如此仇恨和歧视一个在不停地倡导国际社会和谐的国家?
本书的目的就在于试着剖析这场激烈运动的深层次原因,以便各位更好地理解这些攻击行为的动机,理智、冷静、耐心地对待这个正在经历重大变革的世界带给人们的惊恐战栗。
中国拥有足以令她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巨大成功手段。但是,她的某些薄弱方面也同样不容掩盖,这些问题还可能对其长远的成功起牵制作用。与越来越多的分析家和西方媒体的断言恰恰相反:即使从长远看中国也不会构成威胁,因为她缺乏最关键的王牌:虚拟统治权。今天的世界只有美国才握有这张王牌,并且长期独自把持。这种不容反抗的统治可以解释为霸权,具体表现为美国影视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好莱坞打造的梦想生活方式、美国的强大(就像科技含量高的战争电影里展现的那样)在某种程度上强烈地影响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