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性学大家如福勒耳,勃洛赫,鲍耶尔,凡特威耳特诸人的书里也可以得到,可是那从明净的观照里出来的意见与论断,却不是别处所有,我所特别心服者就在于此。”410蔼理斯不仅在思想观念上,而且在精神境界上让周作人深感契合,求之全世界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周作人传 第四章 一九一七(25)
这里又要讲到两件事情。爱罗先珂末次来华期间,发生了“剧评事件”。先是爱罗先珂对北京大学学生的演剧有所批评,由鲁迅译出,一九二三年一月六日在《晨报副刊》刊出;不久魏建功发表《不敢盲从》,文中“看”字又特加引号,对于失明的爱罗先珂显有侮辱之意。鲁迅遂作《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袭用爱罗先珂的话回击道:“我敢将唾沫吐在生长在旧的道德和新的不道德里,借了新艺术的名而发挥其本来的旧的不道德的少年的脸上!”411周作人也在一月十六日和十七日发表了《见了〈不敢盲从〉的感想》、《爱罗先珂君的失明》,态度不似鲁迅激烈,意见则完全一致。“事情是这样下去了,但是第二年的正月里,他往上海旅行的时候,不知什么报上说他因为剧评事件,被北大学生撵走了。到了四月他提前回国去了,什么原因别人没有知道,总之是他觉得中国与他无缘吧,那么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被撵走了,也未始不可。”412四月十七日,即爱氏离京次日,周作人作《再送爱罗先珂君》,多有感慨:“他的去留,在现在的青年或者已经没有什么意义。”413嗣后又以《出京后的爱罗先珂》为题发表友人来信,显见未能忘怀。然而去者自此再无消息。——直到一九###年,周作人才由日文杂志得知,爱罗先珂“于五二年十二月在故乡死去,现在俄文全集已出云”414。
有阮真者,撰文声言决意与妻子离婚,并自称是此一关系中的牺牲,引发一些议论。周作人三月二十九日在《晨报副刊》发表《关于谁是牺牲的问题》,四月二十五日发表《离婚与结婚》,而阮真也写了《答周作人先生》。周作人回答说:“我并不非难(而且可以说是赞成)他们的离婚,但也决不能赞许他凭倚旧道德的那种态度。”415在“绿洲”的一篇《〈结婚的爱〉》416中,又说:“我很怕那些大言破坏一切而自己不知负责,加害与人的,所谓自由恋爱家的男子。”此文系介绍斯妥布思(Marie Stopes)417的同名著作,所述斯氏“两性关系应该是女子本位”的主张,最能代表周作人自己有关这一问题的是非标准,尤其体现在以后他对两个兄弟婚姻问题的态度上。《晨报副刊》继而又有因张竞生《爱情的定则与陈淑君女士事的研究》一文而引起的“爱情定则讨论”,参与者中,“大多数的道学派之根本思想是以女子为物,不是玩具便是偶像,决不当她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是以周作人说:“我们看了非宗教大同盟,知道青年思想之褊隘,听了恋爱定则的讨论,更觉到他们的卑劣了。”418
周作人所作《“重来”》419一文,可以视为有关“生长在旧的道德和新的不道德里,借了新××的名而发挥其本来的旧的不道德的少年”的深刻思考:“易卜生做有一本戏剧,说遗传的可怕,名叫《重来》(Gengangere),意思就是僵尸,因为祖先的坏思想坏行为在子孙身上再现出来,好像是僵尸的出现。……若譬喻的说来,我们可以说凡有偶像破坏的精神者都不是‘重来’。老人当然是‘原来’了,他们的僵尸似的行动虽然也是骇人,总可算是当然的,不必再少见多怪的去说他们,所可怕的便是那青年的‘重来’,如阿思华特一样,那么这就成了世界的悲剧了。我不曾说中国青年多如阿思华特那样的喝酒弄女人以至发疯,这自然是不会有的,但我知道有许多青年‘代表旧礼教说话’,实在是一样的可悲的事情。所差者:阿思华特知道他自己的不幸,预备病发时吞下吗啡,而我们的正自忻幸其得为一个‘重来’。”这与前一年发表的《思想界的倾向》一样,在周作人的思想进程中都是不容忽略的环节;而从某种意义上讲,二者所说可能是一回事。周作人有如鲁迅,对于青年一向未必寄予希望,但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失望。而他在对现实做出判断的同时,也在调整自己的方向;此后他所反抗的对象,相对来说就以“青年的‘重来’”为主了。而当他说:“人间最大的诅咒是肖子顺孙四个字。现在的中国正被压在这个诅咒之下。”不仅重申了《祖先崇拜》的立场,而且深化了相关认识:“废去祖先崇拜,改为自己崇拜——子孙崇拜”,应该也只能从本质上去理解,“重来”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