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页)
楚楚,你这意思是说本宫糊涂了吗?”
巧言拼命的磕头,“不不不,奴婢不敢。求主子饶命啊,奴婢可以把奴婢知道的所有,统统告诉您,求您别杀我,求您了。”
“本宫何时说要杀你了!”尔淳揉揉额角,“别哭了!吵得本宫头疼。只要你按着本宫的话去做,本宫便不会把你怎么样,你还是本宫的大宫女巧言。”
巧言不可置信的睁大眼睛看着尔淳,“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只是这事儿你切记不可再告诉别人,不然不要说你,就连本宫都自身难保。”
尔淳真是有些后悔刚才的恻隐之心,把自己最大的秘密暴露了出来。虽然以后能有一个人一起分担,但是潜在的危险也是巨大的。幸好巧言也要顾及到自己的性命,且这几年做得也不错,应该不会轻易被第三人知道。
“奴婢知道了,谢主子不杀之恩。”止住了哭泣的巧言稍稍清醒过来,从今以后,她和这位主子娘娘,可就真的是一条船上的人了。不过,只要她们的秘密不被发现,相信凭着重生的佟佳氏和来自未来的自己,这后宫里头应该没人能再害得了她们。
因巧言哭得不成样子,尔淳便让她先下去梳洗。不过目光触及到桌上的琴盒,还是问了一句,“你是不是会弄这小提琴?”
“回主子的话,奴婢的确会拉小提琴。”
“那改日试试吧,本宫对它倒是好奇的很。”尔淳能看得出来小提琴对巧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先下去吧。”
“嗻。”小提琴,终于可以再一次拿起它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短小了一点,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为尔淳找个帮手是我想了很久的事,从一开始我就想选一个人,是她的宫女,是四爷的脑残粉,是来自现代的帮手。因为虽然尔淳是重生的,也见过后世的一些画面,但是毕竟不是现代的人。很多观念还有想法都保留着原来的习惯,即使有些影响大概也不太敢于实践。
而这个帮手的存在我其实是犹豫的,连金手指都废掉了(这个理由跟后文有关),再找一个帮手会不会是重蹈覆辙?但是最后促使我把巧言写成这样,还是在心里挥之不去的那段屈辱历史作祟。
我一直都觉得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并不是因为某个人或者某个政府,不会因为没有慈禧或者更早的乾隆甚至雍正而避免那场屈辱。封建专制下的中国有那样的下场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希望有一个人能够推动一些改变,并非金手指帮助下的全面强国,以一人之力改变清朝的军事、政治、经济,那太不现实了。我只是想试试,如果清朝并没有那么封闭,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然后透露一点,这跟以后皇位的归属或者说皇子们的选择也会有一点关系。
注:南怀仁在1669年(康熙八年)被重新起用,回钦天监任事,他在治理历法、制造观象台仪器的同时,奉旨完成一件与钦天监工作毫不相干的重要任务——运送孝陵大石牌坊的石料过卢沟桥。
石块重12万斤,放在16个轮子的特大平板上,套300匹马来拉,这么多的马匹挤在狭窄的桥上,不易驾驭,如果统一不了步调,马匹拥挤蹦跳,可能产生难以估计的巨大震动。假如这样,卢沟桥这数百年的老桥恐怕就承受不住了。南怀仁经过实地考察,认为改用绞盘来牵引最为稳妥。他的方案被工部采纳,在他的亲自指导下,制成了足以拉动巨石的滑轮和绞盘。运石过桥那天,工部尚书奉皇帝之命亲临现场。桥的西面设12个绞盘,每个绞盘由8名大汉推动;桥的东面设6个绞盘。东西两端的绞盘。东西两端的绞盘用粗大的绳索相连。起动的命令一下,鼓乐齐鸣,绞盘拉动绳索,绳索牵引着十轮运石车稳稳当当地通过了卢沟桥。同年的10月和11月,以同样的办法又把修建陵墓所用的其他巨形石料安全地运过了卢沟桥。南怀仁的方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47第四十四章 特殊寿礼
皇上的寿辰称为万寿节;与元旦、冬至并称为三大节,是普天同庆的节日。
这一天,康熙先是到了奉先殿祭告祖宗;而后到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寝宫请安,再回到乾清宫赐宴群臣并宗亲。
漱芳斋对面的戏台子上,正热热闹闹的上演着一出夜奔。康熙喜爱昆曲是众所周知的,这出戏本就是极考验功力的,在皇上面前自然要表演的更加用心。
孝庄和太后都是从草原上来的,这蒙古舞倒是极喜欢的;只是昆曲就欣赏不来了。因此两人都是略坐了一会就回宫去了;孝庄如今上了年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