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天读》早已不是开办初期的捉襟见肘,时至今日却依然维持着低成本运作。如今,越来越多的报刊,期望自己的版面能出现在电视上,希望能借凤凰卫视、杨锦麟的金口,更广泛地传播,并以此为荣。记者、编辑们如此,老总们也概莫能外。杨锦麟似乎富裕起来了,内地包括东南亚等越来越多的主流报刊,往往抢着在完成报纸清样的第一时间,立刻通过网络发送给香港的杨锦麟。杨锦麟成为了越来越多报纸名副其实的第一读者,凤凰卫视也因此拥有了国际、国内间更广泛的纸媒资源和信息通道。
“ 借船出海、借鸡下蛋”的资源策略、拿来主义,着实让凤凰获益良多,成功的例证比比皆是。彰显特色的改造、为我所用的整合,凤凰总是有自己的办法。有人戏言,凤凰节目是“ 剪刀加口水”,《有报天天读》更是如此。但真能把一档节目做到有人追捧,下午一点按时守在电视机旁,非要等着这道“ 饭后点心”才心满意足,怕是单凭口水哗哗无论如何也喷不出来。
“ 你可以不读报,但你不能不听杨锦麟读报。”看似简单的电视读报,被颇权威的媒体推举为“ 年度电视节目”,这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电视读报的节目类型,只是凤凰诸多资讯集锦类节目的其中一档。《凤凰早班车》、《媒体大拼盘》、《时事直通车》、《新闻点点评》等等,不外乎都充当着二传手的角色。对于并不新鲜的资讯,对于大同小异的节目类型,杨锦麟只能用自我鲜明的个性区隔着相互的重叠,在似曾相识之间烙下深深的杨锦麟这家伙的痕迹。把握火候、拿捏分寸之间,个人魅力、风格特征,杨锦麟把信息传播变成了最具个性化色彩的风格传播。
然而,低成本运作始终是一把“ 双刃剑”。
作为一个商业电视台,成本低廉既是相对弱小时面对惨烈竞争,维持生存、精打细算的应对策略,但多少也带些迫不得已。同时,低成本、小制作,也使得凤凰迈向所期待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媒体进程,尚需假以时日。
六、一月下来,《有报天天读》二度加时,扩充营业
时常也会以人生规划、经营之类的理念灌输提点后辈的杨锦麟,从小就不乏对未来的种种憧憬和向往——即使在他仅读了几个月的初中,就奔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知青岁月;在他终于病退回城,当起街道临时工,穿行在厦门阴湿的地下,杨锦麟都一路怀揣梦想……但到凤凰之前,无论如何他大胆设想、多次转型,电视节目主持人都不曾在杨锦麟的事业规划之中。
凤凰斗胆把没有丝毫电视经验的家伙推上屏幕,这是凤凰的灵活性。
杨锦麟成名后,“ 性感的糟老头”的封号不胫而走。对此,时常有媒体拿来调侃,向杨锦麟考证。杨锦麟连连自谦,“ 千万不要以为我和性感有什么联系,我也不觉得自己很有魅力”,不过,那个“ 糟”字,他还是蛮喜欢,认为这是含金量最高的。“ 有空的时间,可以尽情地在这个糟字上浮想联翩,哈哈!”要说《有报天天读》最开始的几期,确实有点儿糟不忍睹——没有新闻现场、没有动态画面,电视所擅长的影像、现场声统统没有;有的只是一个“ 糟”老头,几张样报,和一口未经训练且发音不准的原音,鼓噪喧嚣,稀哩哗啦挤满了电视屏幕。
《有报天天读》的节目流程大体这样:每天,杨锦麟会从超量的报纸杂志中进行筛选,替观众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和资讯,充当大众的信息发掘者、管理员、新闻DJ。从信息来源方面,确切地说,杨锦麟案头上数十种报纸杂志堆积如山,没有法眼是很难沙里拣金的。
电视读报,理论上说来是对电视话语信息进行重新发现、开掘的产物。声画兼具虽然是电视的强项,但电视视觉化的传播一般来讲是难以达到文字媒体抽象表达的水平。报纸上的观点类内容,一直是电视的软肋,报纸擅长的深度评论与分析,恰恰是电视所欠缺的。由凤凰最先启动,《有报天天读》读报类电视节目,通过摘报、读报,集中报纸、电视两大媒介之长,使得电视在报道事实之外,援引报纸言论增加电视报道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电视自身理性与深度不够的缺憾,同时增大了信息量。
而杨锦麟充分利用香港媒体的这一身份、体制差异,点评国内外主流大报的社评、头条,独辟蹊径的报道,再加上自己的解读,个性化表达。《有报天天读》就这样打开了一扇对内地观众而言全新的窗口,一条对电视而言另类的路径。
国外有研究资料表明,百分之五十的电视栏目,其寿命在一年左右,而初创阶段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