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1/4 页)
婷婷说:“不错。爱的结果确有善恶之分。”
释慧说:“出自爱心,有慈悲心怀,做出的事不伤害别人,不违背宇宙天理和社会**,这才是善爱。由善爱做出地事就是佛家说地善业。有时善爱之心却未必带马上来善果,正如靳柯当年出自善爱之心,离开情人,却给林娜娅带来万般痛苦。”
婷婷说:“我懂了。那么。善爱大小之分,又是怎么说呢?”
释慧说:“只善爱自己,譬如说珍惜生命、爱惜身体、修身养*,这是小爱。会善爱情人、家人、父母、朋友,同事、族人、国家,这是中爱。而善爱普天下大众、爱惜万物生灵。这才是大善大爱。”
婷婷喔了一声,说:“法师,我知道了。佛家一定是推崇大爱。”
这时,一阵山风吹来,拂过竹林,竹林一阵“沙沙”作响。
释慧裹紧袈裟,对靳柯说:“靳先生,我还想问你,静莲姑娘如此爱你,又这么年轻、美貌。你为何忍心拒绝?”
靳柯说:“正如你说地。爱也有道德、**的底线,否则就成了恶爱。我与婷婷之间的爱。只能维持父女之爱。我承认,婷婷年轻美貌,也常常使我心动。但我知道,一旦我贪图一时快乐,失守情感底线,将无法面对她的父母,尤其对好友潘建明伤害巨大,我将从此失去他的友谊。当然,失去的还有自己内心的平静。是地,即便我就要死了,我也不能不顾一切,抛弃应有的品质和尊严。只有这样,当那天谢幕人生时,我才能大声说,我活得很高贵,我活得问心无愧,我才可以安然闭眼,退出人生舞台。所以,因为这些原因,我很难接受婷婷地超越之爱。”
婷婷交叉手臂,捂住自己地双肩,伤心地说:“是了,释慧法师,你绕了半天,就想说明,我的爱是一种恶爱,是一种恶行,是不是?”
释慧说:“非也,在我地眼里,你的爱肯定是善爱之举,出自慈悲心怀,这是没有问题的。但靳先生不愿接受,因为他认为如果对你有越界之爱,就是一种恶爱,会产生恶果,所以他不愿去做。用哲学观点解释,就是善与恶是相对地,是会互相转化的。这件事,从你的角度,你的施出是善爱,一心想做。但从靳先生角度,他的施出是恶行,所以不愿去做。这就是你俩分歧所在。你如果**靳先生接受,就会给他带来痛苦。靳先生如果拒绝,就会给姑娘你带痛苦。这就是你俩矛盾所在。靳先生,潘姑娘,你们说,现在该怎么办呢?”
“是啊,”两人同时想,“释慧法师分析的一点不错,情况就是这样,现在该怎么办呢?”
山风越来越大了,竹林里发出“沙啦啦”响声,还夹有尖锐地哨声。云层厚了不少,月光也暗淡了许多。三人同时都感到了凉意。
释慧抬头看看天,说:“起风了,两位如果不急着歇息,不妨还是去接引室,我们坐下再谈谈吧。”
三人穿过竹林,下了石坡,来到接引室。
小僧立刻送来三杯茶水,正是温热,三人都说了不少话,正当口渴,端着喝起来。
释慧放下茶杯,先开口道:“我佛认为,人生就是善恶果报的命运轮回。每个人,由身、口、意三种善或恶的行为,可召感后来的果报。这善恶行为就是‘业’。三业从原因到结果,即从善恶动机到善恶后果,都是一种潜在力量。在时间、空间中存续下来,成为一种‘业力’,一定会带来或善或恶,或苦或乐的果报。并由前世引发至今世,并延伸至来世,便生起善恶果报地轮回。”
婷婷搁下茶杯,有些困惑:“释慧法师。什么三业、业力,你说多了。我理解不了,脑子有些乱。我仔细想想,刚才你所说所谓善爱、恶爱,其实概念就有些不清,爱与慈悲的概念也不尽相同,不能混为一谈……”
靳柯怕婷婷话语直率,对释慧法师不敬。连忙打断她的话头:“婷婷,佛学与哲学的思考方式不同,佛学思考讲求类比、顿悟、禅机,对词意的概念往往不加深究。”
释慧说:“不错,语义本就是多解地、含糊不清地,要准确理解不易。所谓爱与慈悲、善爱与恶爱、善业与恶业、小爱与大爱,三业与业力,姑娘不必纠缠概念。稍有感觉即可。”
释慧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其实,就你俩感情而言,姑娘要知道,你地爱心或慈悲心固然不错。但行动起来,其业果可能有善恶并存,你必须通过造业,断恶扬善,化解矛盾,才能得到好地果报——快乐幸福,否则就会陷入无限痛苦之中。”
婷婷说:“法师,你说地似乎有道理,那我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