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页)
志在必得。
千头万绪的关系首先在组织部长那里汇集,这既是一场权利的角逐,又是一场利益的竞争,更是各种关系的较量。组织部长根据县长和几位副书记们的意见,又将8人名单作了多次调整。调整后的名单与他原来的名单相比已经是面貌全非,但有一条,组织部长还是要把关的,那就是省、市组织部门规定的硬性条件,是必须具备的。
按理说组织部长对干部的使用是最有发言权的,也是最有权威性的,但在常委们的圈子里,他要考虑多方面的关系,他是中枢,他是调节点,他的位置,他的角色要求他必须善于搞平衡。在这特别的关键的时刻,也是考验他的时候到了,平衡就是水平,平衡就是能力,平衡就是本领。
经过反复酝酿,多次调整,综合平衡,一个比较成熟的8人名单送到了张书记那里。张书记看着,听了组织部长对每一位干部情况和列入的理由作了详细汇报。张书记听完汇报,对名单是基本满意的,对组织部长作了一番表扬,但又作了新的安排,组织部长只好又一次调整名单。
经过充分酝酿和反复较量,又一个基本平衡、多方妥协的方案形成了。应该说这是战斗的第一阶段,更为激烈的战斗还在后面。也正是有了这一初步的方案,研究后备干部的常委会才得以召开。
这次会议是严肃认真的,也是封闭保密的,这样的气氛无疑给会议罩上了神秘权威的色彩。会议由书记主持,组织部长,首先汇报后备干部挑选工作的经过,然后详细汇报了8人的情况以及入选的理由。
会议开始大家都沉默不语,没有明确的态度,而是认真思考这份名单的背景和关系,在互相观察他人的神色,揣摩各人的心态。有的对名单中安排了自己亲信或印象好的干部而感到满意,有的对名单中没能排上自己的亲信或有印象不好的干部而不满。此时,各位常委们的心情是复杂的,但表面却很平静。此时无声胜有声。
经过一段时间的平静,县长首先发了言:“这个名单总的来说是很好的,但是我们的眼光是不是再宽阔一些,我们还有一些优秀的干部可以考虑,通过反复比较我们就能选准干部,把真正优秀的干部选到领导岗位上来。”他对这个名单不是太满意的,但又不能全盘否定,就采取了迂回的办法,有准备地提出了一些新的人选。各位副书记也都作了试探性的发言,有重点的推荐了自己较为满意的干部,各人的发言都是深思熟虑有感而发。随后其余的人也都发了言。
大家都是采取迂回的方法,一般不是从正面否定某个干部,而是极力推荐自己满意的人选。在这种会议上一般有这么四种方法,即损人利己、损人不利己、利己不损人、利己利人。领导们一般都采用利己不损人或利己利人的方法。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用损人利己的方法,绝不干损人不利己的蠢事。常委们就是对个别不满意的人选,也都是先表扬而后再策略地、委婉地加以否定。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是他们惯用的方法。
会上大家集中对春花和一位局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多数的常委们认为粮食局长高梁政绩突出,才华横溢,德才兼备,应该列入后备名单。可是书记坚决予以否定,而且态度非常坚定。另一个焦点就是春花了,大家认为春花年龄较轻,提拔太快,难以服众,可是书记认为提拔女干部是省、市组织会议的精神,而且春花工作积极,成绩突出,年龄不到30岁,正符合省、市组织会议要有一名20多岁干部的要求,应大胆使用。
讨论了一天,县长和副书记们都为没能安排上自己满意的干部而发急,这下找到了关键所在,迂回不行就声东击西,直接抓住书记的要害,就集中讨论春花的问题。先是大加赞扬,然后话锋一转建议暂缓。县长说完,几位副书记也都发了言。书记心里有点急,春花是关键的关键。其实县长和个别的副书记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怎么办?组织部长从中调和,书记也只好李代桃僵,为了春花做出让步,最后终于作了妥协,这8名后备干部中,有5名是书记的亲信,有1名是县长满意的,有1名是副书记们称心的,有1名是组织部长所赏识的。
对高梁局长的落选,多数领导都感到惋惜,怎么也不明白张书记强烈反对的原因。只是几年以后,高梁局长才真相大白。可惜错过这家村,就没有那家店了。
常委会开了两天两夜,结束时已是凌晨四点半了,这场鏖战终于以多赢的结局而告终。
宣传部长终因身体不好,回到家中便发烧咳嗽起来,老婆心疼地说:“这那里是在开会,是软刀杀人。”宣传部长也深有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