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部分(第2/4 页)
一位穿着单薄白衬衫的少年,腋下夹着本书,从阁楼里走出来,手上拿着杯咖啡。
身高差不多一米七五,韩宣今年才十五岁,再晃晃悠悠长几年,超过一米八绝对没问题。
由于五官立体,脸庞消瘦的缘故,看起来比同龄孩子成熟,不知不觉间已经是个小帅哥。
青春期嘴边长出的绒毛,早早就被刮掉,他不怕长胡子,所以脸庞看起来很干净。
来到游泳池边的红色大伞下,坐在圆形桌子旁,翘着二郎腿。
拖鞋晃啊晃的,悠然喝了杯咖啡。
人们以为韩宣消失时候的生活多滋多彩,其实并不是,他有时候会去其他国家散散心。
比如去年,华夏汽车工厂第一辆车下线时候,他就亲自过去了。
顺便还参观雪山大学,以及已经投入使用的外滩分部,并隔着黄浦江,和正在建设的公司大楼拍了张照。
下半年还回雪山牧场待了一段时间,直到上个月才来纽约。
更多的时间里,他忙着和伊莎贝莉一起做研究,所写的《关于经济全球化展望》、《论新世纪的互联网世界》、《美国与欧盟》等论文。
在这个月初一次性发布出去,像是一连串炸弹,轰动了全球!
就在今天。
因为这些论文,麻烦找上门来了。
准确来说,应该是其中的一篇有麻烦。
道森秘书带着位中年人走来。
那人着急说道:“那篇论文我们研究了很久,抱歉不能让它公布出去,已经被我们列入了机密。
你投去新闻社的稿子,也被我们给收回来了,所有见过它的人,都签署了保密协议。
还请你配合,不要泄漏出去,那会给我们美国造成许多麻烦!”
说话的中年人叫做阿尔-戈尔,是如今美国的副总统。
韩宣抬头看了看他,翻个白眼说:“在电话里不是已经谈好这件事了,我答应了不会说的。”
“我专门从华盛顿特区跑来,就是为了谈这件事。
别觉得我啰嗦,这不是担心嘛,它太重要了。
为了收回论文稿,中情局损失好几位特工。
华夏的间谍,几乎都在为此活动……”
韩宣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他的那篇论文,名字叫做:
《华夏崛起之路》……(未完待续。)
第1001章 一九九七
韩宣没干什么。
只是在那篇经济学论文里,随意写了点适合华夏的发展方向。
都说摸着石头过河,他把河里的水给抽掉了大半,将路露出来了,让人们发现,原来人多、货币还不值钱的好处,居然那么大!
起初美国政府没怎么重视,直到一位《美国经济评论》期刊的主编发现投稿人是韩宣,于是留心看了看。
见到里面内容时候,当场震惊到说不出话!
几个重要的政府智囊组织,通过推算模拟,发现真的有可能将理论变成现实。
假如这篇论文落到华夏手中,简直是和“发展指南”一样的存在,于是中情局的人被惊动了。
韩宣除了向《美国经济评论》投稿,还分别投去了香江和英国的两家报社,可把这些特工们给累死。
消息最终还是传到华夏人的耳朵里,只是不知道究竟有没有得到那篇论文的详细内容。
面对韩宣“资敌”的举动,阿尔…戈登副总统只能耐心劝说他,以后写出什么东西,要先给政府的人看看。
此刻还问韩宣说:“国家经济委员会那边,想要请你去当顾问,你觉得呢?”
这是个1993年才刚成立的组织,负责就美国和全球经济政策,向总统提供建议,在白宫里设有办公室。
只要答应下来,韩宣便可以想去白宫就去白宫,虽然现在他也能做到,但毕竟没有合法公职身份。
以索罗斯为首的那个前几年和他一起打压铜价的秘密小组,成员中的美国人,几乎也都是这个组织的顾问,包括索罗斯本人。
韩宣思考完得失,笑道:“是索罗斯先生建议的吧?
那帮老古董经济学家们嫉妒我,挑毛病的人可不少,不可能希望我加入。
以前还以为弄出成绩就可以拿到奖,现在看来科学研究界也不是完全干净。
我朋友解决了庞加莱猜想,居然连菲尔兹奖的提名都没拿到,只是因为年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