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有轻重主次,那么,不但大事做不好,小事做起来也不会顺利。
不过话说回来,小事并非无足轻重,它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不是领导可以甩手不管的事情。大和小是相比较而言的一对矛盾,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大,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小,大还是小要看问题是处在哪个层面上。
因此,对于领导来说,就是抓或者放的问题。通俗地说,决断是领导者为了解某种问题下定决心,做出决定。既然是为了解决问题,这种决心、决定就不应是心血来潮或随心所欲,必须要对实际情况有所认识和了解,必须使自己的方法措施合乎客观。那就先要有谋,在谋的基础上进行。谋得正确,断才能正确,有成效。
如果把领导比作一只鸟,那么谋与断就是他的两翼。倘若他知道飞行的目的地,但是没有了翅膀,就永远到达不了。拿破仑说:“要在一个人身上发现伟大将领所具有的各种品质,那是很难得的。最为理想的是,一个人的机智和才能能与性格或勇气相互均衡。果能如此,也就与众不同了。若勇气过人而才智不足,则易于鲁莽从事而缺乏深谋远虑;反之,若才智虽优而勇气不够,那他又会不敢于毅然实行计划。”
多谋与善断是一个整体,足智多谋以后才能决断,这是领导者最重要的特质。谋与断,是对领导者工作能力的一个全面要求,两者不可分离。
如果说它们是一张有毛之皮,那么谋就是毛,断就是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如果说谋是解决问题的武器,断就是使这一武器锋利的钢;没有武器,钢的作用显示不出来,没有钢,武器就不锋利。
第一节 领导者的决策重在拍板(2)
如果说唐三藏西天取经是谋,孙悟空降魔伏妖就是断,那么没有孙悟空,这位高僧不过是小妖嘴里的唐僧肉;没有唐三藏,悟空也不过是大闹天宫的美猴王。
断因谋以成事,谋因断而扬名。唐僧得经,行者成圣。断无谋不立,谋无断不行。有断之谋,是有效之谋;无断之谋,是无用之谋。谋是设计,断是架桥。谋是善事,断是利器。谋与断的统一,是筹划与决心的统一。
上面提到拍板者的视野要高瞻远瞩,大局在胸。此外,拍板者在具体作为上既要有民主作风,又要有决断魄力。拍板不是个人专断,既然要做到优化方案,正确地决策,统筹全局,那就一定要发扬民主作风,积极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各种讨论,尤其要听取少数人的意见,发现有价值有见地的意见。这里说到广泛纳言是在决策之前,而在决策之后就必须齐心协力,不允许人心涣散、行动不一。即使思想上想不通,也要在组织上服从,这是一个原则,也是一条纪律。
另一个方面,决策者在贯彻民主的情况下,要有决断的魄力。这是领导者最可贵的品质。如果没有决断的勇气、胆识,优柔寡断,就会贻误时机,就会错过机遇,并且带来一些新的风险,使得本来的最优方案失去原有的价值。一切决策都是要变革现实,这样就必然涉及很多问题和很多人的利益。而往往重大的决策总会遇到很多的反对、不理解,这样就更需要决策者的决断魄力,不怕得罪人,不受外界的干扰。
在此过程中,尤其是在做出风险型决策拍板和竞争型决策拍板时,领导者不仅要有胆识、魄力,还应警惕自己,防止感情用事,单凭意气和权力“拍板”,甚至以个人的爱好、情绪去决断。领导者一旦发觉自己的拍板有问题,就应该打消私心杂念,立即纠正错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要遵照实际,尊重客观,切不可主观蛮干、一意孤行,要善于听多方的意见,正所谓众志成城、群策群力。
群体决策的突出特点就是在领导者的个人决策陷入绝境之后败中求胜的出路,可以把决策者从无计可施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在这些群众意见中,有一种就是唱反调的意见,作为领导者,对反面意见,尤其要予以重视,要看到其积极意义。反面意见是针对正面意见而言的,它是从另一方的角度去观察事物的。但是反面意见不等于错误意见。反而反面意见能使对问题的认识更趋于全面,能起到鉴别和比较的作用;而且反面意见能使人冷静,激发新思维。
人们在一帆风顺的情况下,思考问题往往顺着自己的思路,千方百计地完善自己的意见。这时,如果没有反面意见的冲击,大脑中顺着自己思路而形成的兴奋热点,就不易降温。而一旦受到冲击,就像被泼了一瓢冷水,你是恼羞成怒还是冷静下来思考原因呢?选择当然是后者,这瓢冷水是不是有道理呢?它是不是看见了你没有看见的盲点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