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篇:一鼓作气(第1/2 页)
鲍叔牙命士兵敲响了战鼓。那边鲁庄公呢就准备自己这边也把鼓敲起来,曹刿说:“齐国这个时候正是锐气强盛的时候,我们等一会儿再说。”就传下去命令,谁也不许在军中喧哗,保持安静,谁喧哗就砍了谁的脑袋。
齐国敲了战鼓,大军就向鲁国阵营冲了过来,鲁军把阵势围得铁桶一样,齐军冲击了一下,没有什么进展,只得退了回去。
齐国整理了队伍,又把战鼓敲响。鲁国那边还是一点儿反应都没有。鲍叔牙说,看来鲁国不敢跟我们打仗啊,大家再把战鼓敲响,他们一定会吓得逃跑的。
曹刿听齐国那边第三次敲鼓了,就对鲁庄公说:“现在就是打败齐国的最好时机,请主公下令击鼓攻击。”齐国两次击鼓,看鲁国都没有动静,第三次鼓就放松下来,以为鲁国害怕开战。哪里知道第三次鼓响,鲁军向潮水一样冲了过来,刀砍的刀砍,箭射的箭射,把齐兵一下子杀得过七零八落。齐国军队丢下无数辎重,大败而归。
鲁庄公拍手哈哈大笑,高兴极了,就准备率军追赶。曹刿说:“不可追赶啊。”鲁庄公就下令不得追赶。
等了一会儿,曹刿又说,可以追赶了。鲁军于是全面进军,狠狠追击了齐军三十公里收兵。这一仗,鲁军大胜。
获胜回城,鲁庄公就问曹刿取胜的道理。曹刿就说:“两军交战呢,主要是以气势取胜。气势强呢就胜、气势弱呢就败。第一声战鼓气势很盛,再敲的话气势就会衰弱下去,等到第三次击鼓,气势就消失完全了。我们不先击鼓,主要是把我们的气势养足,对方三次战鼓气势消失了,我们才第一次战鼓,气势正是强盛的时候,这样一鼓作气,肯定就会打败敌人的。”
鲁庄公又问:“齐国败了,为什么先生又不进行追击呢?”曹刿说:“齐国是很狡诈的,我呢担心有伏兵,虽然打败了他们,还是要担心齐国有这一着。”鲁庄公又问:“先生怎么后来又叫追击了呢?”曹刿说:“我后来观看了齐兵撤退的马车轨迹是乱的,又看见他们的旌旗不整,这种表现,是一种逃跑的表现,所以才请君上追击的。”鲁庄公听了,赞叹说:“先生真是奇才啊。”他呢就拜曹刿为大夫,施伯因为举荐人才的功劳,也得到了赏赐。
这一年是周庄王十三年春天的事情了。
齐国败退回来,齐桓公怒气冲冲地召集大臣们说:“我们出兵徒劳无功,以后诸侯会看不上咱们的,怎么才可以叫诸侯臣服啊?”鲍叔牙说:“齐国和鲁国都是大国,国力都很强大,成败主要表现在主客两个因素。以前乾时一战,我们是主,所以打败了鲁国。今天长勺之战,鲁国是主,所以我们败了。臣呢向君上请命到宋国,请他们出点人马,齐宋联军,一定会胜。”
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意见,就派人出使宋国。宋国这个时候国君是宋闵公捷,自从齐国还是襄公的时候,两个国家关系就不错,听到公子小白成为齐国桓公,宋国也恰好想同齐国继续搞好关系,于是很爽快地就答应了,约好六月份,两国大军在朗城这个地方相会。
六月很快就到了,宋国以南宫长万为大将,猛获为副将。齐国这边鲍叔牙为大将,仲孙湫为副将。两国率领大军在朗城汇合了。两国军马,浩浩荡荡地就杀向鲁国而来。
鲁庄公召集大臣们说:“上次我们打败了齐国,鲍叔牙这次又来,一定是心有不甘,又加上有宋国帮助他们。宋国的南宫长万有触山举鼎的神力,我们这边可能还没有哪位将军是他的敌手。现在他们两个国家,一左一右,成犄角之势,我们怎么来抵御他们呢?”
大夫公子偃站出来说:“臣愿去御敌。那个鲍叔牙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军容严整,加上新败,一定有戒心。我看那个南宫长万,自以为勇猛无敌,他的军队也是骄傲狂慢。如果我军趁他不备,可以打败宋军。宋国一败,齐国也没有心思留下来了。”
鲁庄公说:“你可不是南宫长万的对手啊。”公子偃说:“不试试怎么知道呢。”鲁庄公说:“你的勇气可嘉,寡人亲自做你的接应。”
公子偃于是率领百余人马,一百匹马上都披虎皮,趁着月色,打开雩门,一路就向宋营而来。宋军还不知道呢,公子偃就点起大火,宋营内一下子火光冲天,鲁军战马披着虎皮,一看以为是猛虎下山,宋军一个个都吓得打抖,阵营全乱了。南宫长万虽然勇猛,但是队伍慌乱,自己也只有后退。这个时候鲁庄公的大军也杀到了,两拨人马合在一处,连夜追赶。
宋军退到乘丘这个地方,南宫长万对副将猛获说:“我们今天必须战死,不然的话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