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页)
让台湾陷于前途未卜的停顿之中。第二阶段: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的30 年间,台湾在美国的安全伞下,成了美国的“代理国”。美国第七舰队巡航于台湾海峡。1954 年美国同台湾签署了《 共同防御条约》 。美国向台湾提供了约20 亿美元的援助。1968 年,台湾经济迅猛发展,美国取消了不必要的经济援助,但继续予台湾以外交和军事支持。但到了1970 年后,台湾的国际地位开始动摇。中国开始从文化大革命的创伤中站起,逐步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各国相继与台湾断交,转而承认北京政府。1971 年,台湾失去在联合国的席位,1980 年又被驱逐出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79 年,美国和台湾断交,承认北京政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1980 年,《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到期废止。
第三阶段:1950 年后台湾的外交关系很难定性。台湾又陷入了与50 年代以前一样的困境,与它保持外交关系的只有韩国、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南非等几个国家。但是台湾出口的猛增使得各国在承认北京政府的同时,竞相在台北建立具有非官方领事馆职能的商务代表处。一些主要外国银行也在台湾开设了分行。贸易联系固然不能代替外交关系,但即使没有外交关系,台湾也还是国际上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这和几十年前的情况显然大不一样。
与台湾断交后,美国仍对台湾有很强的非官方“兴趣”。美国仿效日本,通过一个设在台湾的非官方机构间接维持和台湾当局的关系。这一事实上的美国大使馆被称作“台北美国学院”,由退休外交人员任教。1975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与台湾关系法》 ,决定继续保持所有经国会立法审议通过的美台经济联系,并且继续向台湾出售防卫性武器。迫于北京的压力,美国在1982 年同意削减对台武器销售,重申只有一个中国,北京政府是中国的中央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这只是“远景规划”。协议并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美国则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
长期以来,台湾对大陆奉行“三不”立场:不接触、不妥协、不与共产党谈判。1976 年毛泽东去世后,北京把它的政策从解放台湾变为呼吁台湾当局自愿回归祖国。在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前提下,北京允许台湾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实行自治,如它可以保留原先的政府、军队和经济制度。台湾拒绝这项建议,声称这是共产党的诡计。但从70 年代后期开始,台湾与大陆之间通过香港进行的非官方贸易已在稳步增长。!987 年,台湾取消了居民不准到大陆旅游的禁令。之所以有这项政策上的转变,是因为缓慢扩大的个人自由、受教育和工作机会的增加、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台湾岛内文化生活的兴盛,使当局对赴大陆旅游的居民回岛的信心大为增加。台湾当局更希望赴大陆探亲的人能把台湾生活优于大陆的情况告诉在大陆的亲友。北京方面的反应是声明它热烈欢迎台湾同胞回家乡看看。
1949 年后,台湾在美国的视野中变得很是瞩目。和香港一样,它象征的意义和它本身的大小不成比例。但是,在开始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兴起时,我们必须记住,台湾只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第15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毛泽东成为共产党的领袖
起初,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一样认为,根据马列主义原理,农民在革命中只起辅助性作用。但是毛泽东在1927 年写的《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中提出了异议,认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贫农。毛泽东很快从实践中认识到把群众性农民组织和军事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必要性。1927 年和1928 年之交的冬天,他带领由朱德担任军事指挥的几千人来到了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在那里建立起了根据地。但是他用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术语来为他的武装运动正名。1931 年11 月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被定义为“无产阶级和农民的民主专政”。这里,毛泽东在不同的语境下借用了列宁在1905 年使用过的表述方式。《 劳工法》 则将诸多特权赋予了并不存在的无产阶级。
红军作为代表阶级的军队享有许多特权。土地被重新分配,但并未大力推行集体化。
毛泽东的地位逐步上升。1932 年,由留苏学生控制的中共中央放弃上海,把中央委员会迁到江西,毛泽东的地位上升暂时停止。1930 年底、1931 年4 月间、同年7 月及1933 年,蒋介石连续发动了四次围剿,红军游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