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4/4 页)
,一万五千的明军。皇太极在城南山冈上修筑了高楼,每天坐在上面往城里看,一边看一边嘟囔:明善射精兵,尽在此城。
大明的精锐战士,真的差不多都在这里了,如果拿下祖大寿,那大明王朝,是不是应该完蛋了呢?
皇太极对此充满了幻想。
这时候有侦察员跑来报告:报告首长,明军的援兵来了。
来的是啥人呀?皇太极剔着牙问。
来的是长跑健将吴襄,还有张春等人,带了四万多人马。侦察员报告道。
那朕就奇怪了,皇太极皱眉道:朕这里有八万人马,城里边的祖大寿,只不过一万五千人马,这吴襄连兵带将,刚刚不过四万,你说他们怎么就敢来呢?
可能是想碰碰运气吧?
打仗这事,靠的是实力,讲的是硬碰硬,这事哪有运气好碰?
皇太极生气了,站了起来:与朕把这些明军赶回去,别让他们添乱。
(11)好多好多俘虏哦
大凌河被围,标志着明王朝的最前线随都会被满清所突破。
这可不是小事。
解围大凌河,最佳的做战方案是,由宁远、锦州方面的部队,大搞游击战术,骚扰敌后方,专打清兵的运输队,而关内至少应该调集十几万人马,浩浩荡荡,杀奔大凌河,让皇太极首尾不能相救,到时候祖大寿再从大凌河冲出来,那皇太极,非得哭爹叫妈不可。
但是这个做战方案不成。
为什么呢?
很简单,关内派不出人来。关内也不是没人,比如说流寇就有几十万,正从南杀到北,由东杀到西,官兵跟在流寇后面摇旗呐喊啊,实在是顾不了辽东。
内忧,外患,再加上祟祯皇帝瞎捣蛋。
祟祯皇帝这时候已经撇开大臣,自己带着一群太监玩,满世界的太监乱飞,所到之处横行不法,敲诈勒索,搞得天怒人怨。这时候的大凌河,就只能指望着宁远和锦州的救兵,别人压根指望不上。
正象皇太极估计的那样,吴襄之所以敢带四万人众往援大凌河,无非不过是碰碰运气,如果皇太极自己退走了,那谢天谢地,如果皇太极脸皮太厚,死活不肯撤退的话,那就拿他没有办法了。
而且往援大凌河,把宁远、锦州的兵力调空,万一皇太极这厮突然杀奔宁远或锦州怎么办?别忘了,野猪皮一家,最是擅长于打运动战的。
总之,在没有关内援兵的情况下,这场仗不好打。
皇太极太知道这一点了,所以他快乐开心的于松山截住明军,安营扎寨之后,就带了400亲兵出来视察敌情,隔着一条河,突然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