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页)
后便是中秋,务请尊者驾临君山一游,先此告别了!”
话毕一跃登车,道声:“再见!”
抖辔扬鞭,车如矢逝,西风残照里,转眼便只剩下了一点红影。
眼看着马车去眼,枯木尊者突然摇头发出一声苦笑:“没想到,没想到,这其中还有如许曲折,竟连我与厉老二也被骗过去了!”
话声至此一顿,复又双眼连眨,神色一振道:“对,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可是老二,你可知道三国纷争的结果,却成了晋家天下?”
话音一落,大笑不已,就在这得意扬扬的笑声里,摹地五指。
扬,那用太阳真经交换来的二王法帖,已被他用真力震碎,随着飘飘秋风化蝶飞去。
枯木尊者彭海去后不久,西风残照的古道上又出现了一条人影,他衣衫破碎面色苍白,赫然正是那躲在暗中偷窥的于梵。
对于李拙夫,陈翠绫,枯木尊者,这三人刚刚所演的那场戏,他是由头到尾地全都看到了。
可是,他却对这亲目所睹亲耳所闻的事,压根儿不敢相信。
枯木尊者彭海对那老迈龙钟的李秀才恭顺得过了份,这要在别人,真可能是故旧情深,然而,当事人是列名九大凶人第三位的枯木尊者,若是连他也知道故旧之情,江湖之中哪里还会有今日这些纷争!
再说,彭海身为武林人物,却竟把武林中视如拱壁的太阳真解,去交换那文人雅士所爱的二王法帖,这岂不也有点大背常情?
即令如他自己所说;生平好书甚于好武,那么就应该把交换来的二王法帖善加珍藏才对,为什么竟又……?
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难以解释的疑问,但疑问尽管是疑问,可是那片片碎裂的二王法帖,依然在夕阳残照里迎风起舞,却又是事实的明证。
茫茫然,于梵信手拣起了一片。
于梵本来也没有欣赏二王书法的雅兴,既然字迹已经难以辨识,于是毫不犹疑地又把手掌一摊,让它随着肃飘秋风翩然飞逝。
但,一丝惊愕之念突然间浮上脑际,心情一动,复又飞快地把那张纸片抓了回来。
目光瞟处,当场一怔。
他怀疑得没错,这张纸片鲜明光洁,尤其是那两个残缺不全的字迹,更显得墨迹犹新。
虽说于梵随龚江读书不多,还没有辨别二王真迹的能力,但他却也知道,二王父子乃是千多年前的晋时人物。眼前这张纸片上的字迹,不管他书写得如何,但由墨迹来看,分明刚书不久,甚至不谈字迹,单说纸张的本身,也绝非千年以前之物。
这一点极其明显,既然连于梵都看得出来,枯木尊者彭海还会看不出来么,据此推断,方才枯木尊者交换之时,事实也已知道二王法帖是假。
明明知道是一文不值的假货,依然用珍逾性命的太阳真解去交换,这又是一件让人难以理解的事!
惊疑中,于梵突然想到了枯木尊者临去时说的那几句话:……这其中还有如许曲折,竟连我与厉老二也被骗过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三国纷争的结果,却成了晋家天下……这些话都是他在看完二王法帖之后而发,显然地,一切的毛病都出在那本二王法帖上。
一念至此,于梵再不待慢,立即以最快的动作,拣起了飘零满地的碎纸片。
可惜他惊觉太慢,大部分的纸片均已随风飘去,附近残留下来的不足二十片,尤其是经此一阵耽搁,天色业已人夜,纸片上的字迹早就看不到了。
飘瓢冷风,摇曳着远处的灯火,于梵稍一迟疑,终于决定到镇上找一家客栈住下,然后再慢慢来研究这堆碎纸片上的秘密。
麻塘是紧靠洞庭湖滨的一个小镇,位在岳州之南,平日并不怎么热闹,可是近几日情形突变,天下各处的武林人物,一批批先后赶到,镇上那几家客栈,天方一黑就全都住满了。
一连三家,于梵全吃了闭门羹,最后他算学乖了,以五钱银子贿赂了店小二,总算勉强给他弄了个宿处。
说起来也真叫气人,那年头,五钱银子是住头等上房的价钱,可是这小二给于梵弄的宿处,却仅是一间跨院里的储物室。地方小不说了,连个床铺也没有,店小二用几块木板,替他将就搭了个铺,并且一再叮嘱!别点灯,也别出来走动,否则,他就不能通融了。
好在于梵也不计较这些,他默默地漱洗用膳,等到小二收拾出去之后,立即关上房门,然后悄悄将窗子拉开一线。
正房里灯火如画,窗子拉开,光线立即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