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页)
一个原因。
尽管只是有惊无险,然而日军已经不敢继续实施登陆了,甘丸逃走,夕张还不甘心地继续和大角、沙角炮台展开炮战,试图捞回面子。
这时陈策的第三招杀手锏就出手了。
日军忽然听到头上传来隆隆的机声。抬头看去,却见中国空军的霍克战机已经凌空杀来。
中国抗战中兵种配合从来是一个大问题,陈绍宽的江阴大战从来没得到过空军的任何支援,其他战场上空军的掩护也总是姗姗来迟。唯独陈策这一战,空军来的迅捷及时。这是因为陈策在广东人脉深厚,大路条条没有他走不通的,战前他便和空军大拉关系。广东空军本来对陈有点儿忌惮,因为有当年击沉飞鹰舰的过节。结果陈轻袍缓带,雍容大度,自己掏腰包请空军官兵到香港开心(当年东江纵队的一本回忆材料里面对这个事情评价可是不高,称广东的海军和空军“沆瀣一气,到香港狂嫖滥赌”)。真实的情况谁也没见过,但是自此广东空军对陈策的确达到了一个电话就来的默契水平。
原显三郎这才意识到自己太托大了,以为依靠第五水雷战队就能解决问题,放着龙骧、凤翔两艘航空母舰不用,让中国飞机来炸自己的巡洋舰!
日方自己的纪录是这样的:“立即停止了对虎门要塞的炮击,中止了炮战,全舰队沿珠江向外撤退,退向大铲岛锚地。中国飞机继续追击,先后发动四次攻击。(夕张舰)被近弹击中造成伤亡,但不影响航行。”
日舰被陈策的三招杀手锏搞得晕头转向,虽然取得了击沉肇和海周的海战胜利,却不敢在珠江内停留,匆忙逃往外海。
联合舰队认为原显三郎未能完全达成任务,广东方面中国海军的力量还很强大,必须加以扫荡。因此立即加派舰艇,由高须四郎中将指挥试图彻底消灭华南的中国海军力量。
除原有的第一航空战队(航空母舰龙骧、凤翔)、第五水雷战队(夕张,第二十九驱逐舰队,第十六驱逐舰队)外,增调第一联合航空队(飞机79架)、第九巡洋战队(重巡洋舰妙高、轻巡洋舰多摩)、第二十三航空队(水上飞机母舰香久丸、巡洋舰五十铃等)前往华南珠江口。
高须四郎是日本海军名将,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古贺峰一大将失事遇难,高须担任过联合舰队总司令,并晋升海军大将。接手指挥后,他认为中国海军之所以能够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原因在于日军并未取得绝对的制空权,因此从9月20日到9月23日连续空袭广州白云机场和天河机场。广东空军虽然竭力应战,但终因寡不敌众,牺牲惨重,最后仅剩下三架可用飞机,后退到从化和韶关机场,只能偶尔杀来珠江口做一点游击战,再无力掩护海军的战斗了。
随后,日军利用天气晴朗的有利条件,连日追击狂轰陈策所部海军各舰。广东海军虽然全力抗击,但是势单力孤,防空火力不足,至30日,除彻底炸毁搁浅的肇和舰外,先后击沉炮舰海虎、海强、江大、坚如、舞风,运输舰福游。至此,广东海军主要水面舰艇,除执信、仲元等浅水炮舰退入珠江上游,全军覆没。
但是面对陈策虚虚实实的布防,高须摸不清他的底细,最终也不敢对虎门要塞下手,直到1938年2月,双方始终僵持在虎门要塞之前的珠江口。
九
14…10广东空军北上抗日,是陈策在虎门打得异常艰苦的原因之一,但广东空军在战场上堪称骁勇善战,这是广东飞行员朱均球在湖北踩着自己击落的日军飞机残骸照相留念。
1937年到1938年,是中国战场至为艰难的一年,但也是让世界吃惊的一年。那个时代的中国在洋人眼里不比埃塞俄比亚好多少,几乎没有现代的工业和能源体系,人员素质、教育水平普遍停留在中世纪,缺乏强有力的政权组织,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并不是一句狂言。然而,中国的不屈令世界为之瞩目。有句话说得好,“人必自助而后天助之”,中国在战后成为五大国之一,抗战中的顽强抵抗是最重要的筹码。假如自己一触即溃,国际上是没有公理可言的。
广东海口,1937—1938年度承担了中国进口的85%,是中国抗战最粗的大动脉,武器、弹药、车辆、药品,源源不绝地沿着这根大血管注入正在长江、华北和日军激战的中国军队前线。从这一点说,守住了中国的南大门,陈策等粤军将士功不可没。同时,广东口岸也成为日军必欲断之而后快的中国补给线路。
民国海军中的大英帝国爵士(15)
日本方面通过计算,认为中国人力资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