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是很好的例证。而一些恐怖、惊悚影视作品则利用适当的令人恶心的视觉刺激来吸引观众,也可以赢得较高的票房或不错的收视率。再比如人们对“*门”事件,一方面感到厌恶,另一方面又感到好奇。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从《欢乐颂》来认识快乐(1)
快乐是心理的愉悦满足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对于一般人来说主要来自于成功或者获得了某种自认为是好的有益的东西。我们在正视和承认这一客观存在的同时,还应当看到另一点,那就是快乐的决定因素并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去面对。也就是说,你对发生的事做何种观察和解读,又如何融入你的心理状态。
事实上,究竟什么是快乐,一直是一个困扰着哲人的问题,原因在于它十分复杂而又充满思辨。达尔文认为,“要给出一个更加正确、实际的定义非常困难。”古希腊的伊壁鸠鲁学派认为,满足感在于适度享受简单的生活。这种思想在古罗马诗人贺瑞斯的作品中得到了极大的体现。诗人在《快乐颂》中这样表达自己的情感:挥舞着疲惫的手告别野心和劳苦的念头,那些有野心、重视辛苦付出的人得不到回报,收获的只是爬满额头的皱纹。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认为,快乐是作为恒久盼望的奖赏。阿德勒认为,快乐是一种彻底弥合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情感。快乐不能忍受人和人之间的隔离。德国的阿那克里翁派(也称作洛克克)诗人哈格唐在他的《欢乐颂》中,歌颂的是现世的快乐。而席勒在他的同名诗《欢乐颂》中,歌颂的则是从人间高尚的感情升华而成的一种与神为伍的欢乐。
快乐的情绪表现是:舒心的微笑、开怀大笑,嘴角向外扬起、眉毛外角降低,血液循环加快,眼睛发亮、神采飞扬,甚至手舞足蹈、欢呼雀跃,有时会喜极而泣。
*是一个人类共通的快乐主题。*的快乐是上帝赐于人类的,不管他们是黄皮肤、白皮肤,还是黑皮肤、红皮肤;也不管他们接受的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只要是正常的人都可以从*中体验到多种快乐的情绪。
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也是一个人类共通的快乐主题。“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和期盼已久的人重新团聚,和心中的恋人手牵手地生活,所有的人都会感到快乐。春节、圣诞节等习俗的产生与代代相传的热情,主要来源于人对快乐的心理需要。因为人在精神上的快乐在许多时候表现为相互之间共生、共戏、共赏、共行、共通。和亲人、爱人、志趣相投人的相聚,就像一个连续作战的战士打了胜仗卸下了盔甲,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感到轻松愉悦。快乐地对待生活是一种连接性态度,或者说这样的人具有传导与扩大快乐的能力。正大光明的快乐往往需要寻找一个或一些同伴,相互拥抱、相互分享、相互感染。也就是说,它寻求同伴之间的手牵手,它类似于温暖从一个人身上向另一个人身上辐射,而在同伴之间不仅会相互辐射,也会相互反射,形成快乐而温暖的氛围。
获得了自己认为好的或有益的东西是快乐主题的变体。任何人都会在获得好的有益的东西中享受到快乐,但究竟什么对自己来说是好的有益的东西却各有各的认识。笑话会给人带来欢笑,但是,面对同一个笑话,有人会捧腹大笑,有人会无动于衷;有人觉得有趣,有人感到恶心。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都会给人带来感官之乐。但是,婴幼儿更喜欢在《摇篮曲》中享受梦的甜蜜,青年人更喜欢在《一无所有》中宣泄青春的张力,中年人可能更喜欢在《真心英雄》中体会风雨之后见彩虹的自豪与快乐,老年人可能更喜欢在《高山流水》中回味生活的激越与恬淡。做好事、为他人着想、创造美好的事物,这一切都能使一个人得到赞扬和肯定,进而让一些人体会精神的愉悦。但是,也有人以赚他人的便宜而自得其乐。这是一种“角落里的快乐”,很容易被阳光剥夺。
从《欢乐颂》来认识快乐(2)
不同境界的人对快乐的认识和体验则不同。有“德国的莎士比亚”之称的伟大诗人席勒于1785年夏天在莱比锡写就了著名的诗篇《欢乐颂》。后来,贝多芬受到诗词的感染而创作了《第九交响曲》,从而产生了两个艺术巨匠珠联璧合的伟大作品。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席勒当时的处境,很难说能够让常人感受到快乐。那时他创作的戏剧《强盗》和《阴谋与爱情》获得巨大成功。恩格斯称《强盗》“歌颂一个向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青年”,《阴谋与爱情》则是“德国第一个具有政治倾向的戏剧”。然而,席勒却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