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斗不过猎人,因此,他们是不配向中原帝国挑战的。
第二十七章
看到这儿,阮沅放下厚厚的说明书,她深深叹了口气。
宗恪给她的脑子,塞了太多奇怪的东西,这哪里是一本讲述缘由的说明书?这分明是一本《九州系列》啊!
虽然只看了一半,但阮沅已经从这文字里,嗅到了浓浓血腥,她明白,自己将要看见的并不是个轻松愉快的故事。
狄人统一了北方,这件事带给齐朝的并不是恐慌,而是茫然,优哉游哉了一百多年的老大帝国,并没有从深刻意义上领会这件事到底意味着什么。齐朝的茫然,对狄人而言当然是好事,沉睡的肥猪不需要醒来,只让它继续沉睡就好。
但是接下来,老天爷却给了雄心勃勃的宗郢一个莫大的打击。
那年秋天,狄人使者带着无数财物来到齐帝国的京师华胤,上上下下的打点,希望齐朝的主君景安帝能开恩、放回他们的小王子,因为,老魔头宗郢最为器重的长子,那个文武双全、胸怀大志的青年人,竟然在宫闱争斗中一命呜呼,二儿子因此受牵连,不久瘐毙。
这么一来,当时身处华胤的狄人质子,便成了宗郢唯一的血脉,那个狄人使者正是以此为由,声泪俱下地恳请景安帝放归他们的质子,他甚至搬出了各种堂皇说辞,从“仁者为仁”,到“君之所贵者,仁也”再到“难道陛下忍心看着一个孤独的老人,于日薄西山之际,苦苦思念远方幼子,而膝下竟无一人么?”,使者又信誓旦旦说,宗郢已经因为思念孩子、身染沉疴一病不起,连吃顿饭都得让人帮忙,不给拿布垫着的话,涎水会淌得满衣襟都是,所以他已经是个废物啦,已经没有威胁性啦,他早就不是大齐的敌人了,陛下的仁慈,只会让他感恩戴德,直到咽气都不会忘记事实证明这全是谎话,实际上,老家伙操刀的速度,比儿子回来的速度还快。
总之,眼泪加黄金的策略,十分奏效,上面说软话,下面塞贿赂,最终景安帝还是心软下旨,放走了那个质子。
所以宗恪的童年,几乎是在华胤度过,他在说明书里自嘲,说他就和那些香蕉人一样,回到舜天时,齐语说得远比磕磕巴巴的狄语强多了。他的血管里流的是狄族人的血,骨子里吸收的,却完全是中原风俗。
简而言之,回到了舜天的宗恪,便成为了父亲膝下唯一的继承人,五年后,父亲故去,又过了两年,做好了充足准备的狄人,终于向南发兵。
接下来,阮沅看得很潦草,她对这样的历史故事,已经熟知到极点了:北方游牧民族向南侵袭,造成整个中原帝国的毁灭,这样的事,曾经在她所处的那片土地上,发生了一次又一次。
她唯一注意到的,就是占领了齐帝国的宗恪,于齐亡当年,娶了景安帝尚且滞留宫中的小女儿,嘉泰公主元萦玉。尽管那时候她已经订婚,对方是旧齐宰相之子,秦子涧。
看见这个名字,阮沅的心一跳!
这不就是那个差点杀了宗恪的男人么?!对了,他还杀了米娜呢!
……怎么宰相之子,竟会是个杀手?!
阮沅不懂,只好继续往下看。
关于自己的婚事,宗恪在说明书里,并没有对此给出解释,想必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因为一切对他而言,太顺理成章。
他爱萦玉,这是他幼年唯一的玩伴,也是他唯一爱着的女人。
阮沅有些不想看了,这种事情对她总是某种打击:喜欢的人心里装着别人。然而至今为止她还没看见整件事和自己的联系,只除了林展鸿,所以,阮沅也只好硬着头皮继续看下去。
做了皇后的萦玉,自然不会感到愉快,甚至,她始终无法忍受自己身份的转变。宗恪的婚姻生活一直处于极为糟糕的状态,他自嘲说,如果一周之内夫妻俩发生争吵的次数小于三,那么这就算是一个完美的星期。
两年后,萦玉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也是宗恪的第一个孩子,宗恪给他取名宗,并且为了表示对他和他母亲的重视,立这孩子为太子。
这种种的安抚手段,没有一样见效,到最后萦玉鬼迷心窍,对自己的亲生子也下了毒手。具体她做了什么,宗恪没有提,只说孩子五岁那年,他终于忍无可忍,软禁了萦玉。
软禁的一年时间,没有改变萦玉的心意,之后,宗恪为了挽回这段婚姻,带着皇后去舜天祭祖,谁知就在祭祀的过程中,萦玉盗走了那枚丹珠,因此也下了狱。
所有人都要求宗恪废后、杀掉萦玉,宗恪没有答应,在他犹豫不决的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