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生,除了动员一部分从事工业生产外,也主要是组织他们去从事农业生产###党组关于初中和高小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宣传教育工作报告(1955年),《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
对于1954年各省回乡知识青年的具体情况,报刊公布的数字是零散的。今略举几例:吉林省,应届高小毕业生中,参加工业生产的有4750人,回乡务农的有68776人,大多数在互助合作组织里担任各种职务。河南省,1954年高小、初中毕业生投入农业生产的有15万余人,另有13000余人参加了郑州专区举办的农业技术训练班。又如华北,到1954年为止,已有大批高小、初中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组织,其中蓟县1953年、1954年两年据不完全统计有1700余人《华北大批高小和初中学生参加农业生产》,《人民日报》,1954年5月17日。;山西朔县1953年曾有350多名小学毕业生参加生产。山东省,三年来已有30余万农村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占三年高小毕业生总数52万的大半,其中文登专区7万余名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中,在乡的6万名左右,绝大部分参加了农业生产。莱阳专区据不完全统计,1953年高小毕业生有34000名,其中24400余名参加了农业生产《山东三十余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人民日报》,1954年5月26日。。总之,从地区来看,大抵北方比南方为多;而从文化程度来看,是“大批小学毕业生,很少初中毕业生,甚至没有高中毕业生”《人民日报》1957年4月8日社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
一条可行的道路(2)
要统计这一时期回乡中小学毕业生的准确数字,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不仅是因为缺乏统计资料,而尤其是因为这批人的流动性特别大,有人虽回乡,并未参加农业生产,有的是回乡自学以准备来年的升学考试,有的在当地找到工作,有的女青年后来又嫁到城市等等。然而不容否认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确实投入了农业劳动,而且在互助合作运动中成为一支“可以依靠的突击力量”。据###1955年在团中央召开的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上的报告:在现有的65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中,有青年1�7亿人,其中担任社长、副社长、社务委员、会计、生产队长、技术员等职务的骨干分子有290万人。据团中央办公厅工作组印发的《莱西县在乡高小毕业生工作调查报告》提供,农业合作社的前景吸引着这批学生,在该乡1954年毕业的3000余名学生中,在合作社、互助组中任干部的有783人,还有1335人担任了宣传员、教师、卫生员等。报告认为问题在于高小毕业生太少。莱西县一共10余万农户,按一个合作社(指初级社)25户计,全县应建4000多个社,以每个社平均设置会计、技术员、计账员等各一名计,就需要20000多人,在合作化程度较高的乡,高小毕业生已呈“供不应求”之势。此外如吉林省舒兰县,1954年参加农业生产的3892名中小学生中,入社入组的有3789名,其中任社主任的9名,任互助组长的64名,任会计、记账员的1789名;山东省荣成县的198个农业社会计中,高小毕业生占103人,等等。后来名闻全国的劳动模范吕玉兰、周明山等,就都是十几岁就当了互助组、合作社的干部,徐建春更是典型的例子。
然而,将青年动员回乡,未必意味着这场运动就获得了成功。从直接效果来说,回乡只是第一步,回乡之后是否能够巩固住,才是更关键的问题,因为这不仅直接关系到青年能否在农村发挥预期的作用,还关系到今后的动员能否继续顺利进行。而正是在这个环节上,出现了诸多纰漏。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当时的宣传中最让青年们动心的,是国家为合作化运动所描绘的远景:“老是弄小农经济,确是没有干头,可是搞伟大的合作化运动,这就大有出息,大有干头了。”合作化至少带给他们两个希望,一是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给予他们进一步学习技术和文化的机会;二是农村的面貌会很快得到改观,生活会一天比一天更好。但回乡之后,他们面临的,却是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
第一,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并不像知识青年们想象的那般美好。从1955年下半年开始,它本身的种种失误开始###,到1956年,南方各省中有的甚至已将合作社自行解散,使回乡知青产生信心的立足点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